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雍涼風雲 > 第十章 建康襄陽長安

第十章 建康襄陽長安(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上海灘:民國第一軍閥我是大明瓦罐雞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組織星穹鐵道:遊戲角色竟是我自己成龍歷險記之魔法真諦一句心聲,讓名柯大神們都慌了咒回:cos非人類後穿進高危番路賊王人在亂世當世子,娘子卻是大劍仙最強斥候三國:我呂布一口真氣可滅萬軍穿越後,我為王朝續命百年諸天快穿:從神鵰俠侶開始四合院:60年代一廚子千羽譜:夜醫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穿越三國之與妻行三國:和貂蟬喝酒興晉大明安國公

也就是說,釋道安所代表的北方沙門勢力,在北方胡人政權和東晉朝廷中,雖然更傾向於後者,但出於自身利益在南渡後難以得到保證,在暫時觀望天下形勢的同時,又跟各方勢力保持不同程度的妥協、合作。得以在秦、燕、晉短暫相持的這段時期內,成為各方出於不同目的,而爭相拉攏的物件。

最關鍵的是,燕國的統治政策嚴重侵犯了這些次級士族和庶族的利益,佛圖澄依託後趙建寺近九百所,即便受石勒、石虎重視,但落實到各州郡出錢出力還要靠這些人,釋道安這些師事佛圖澄的中土名僧也大多出身這些家族。佛圖澄就好比一個百年老字號招牌,沒道理說佛圖澄一死,就讓這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的招牌倒了,釋道安作為師事佛圖澄的弟子中名氣最響亮者,自然也就接手了這攤子勢力,繼續作為這些家族的代言人。

釋道安帶著大批通曉儒學、佛法的知識分子,這些人多為官宦子弟是當時的社會精英,先是居住在地處嵩山起脈洛陽西南的陸渾,洛陽被燕軍攻克後又南下襄陽,要是能夠投靠燕國哪還用費這勁。

這些人背後的家族想要南渡避亂,也不願意在東晉江北防線上當炮灰,目的地是相對安穩的江南。各自還有眾多依附人口,不僅渴望獲得大量田宅,還希望出仕高位庇護家族,這些訴求全都與掌握江左政權的權貴利益相沖突。

而在東晉政權這邊,內部也是矛盾重重,皇室與權臣,權臣士族內部,南渡士族與本地士族,頂級士族與次級士族,士族與庶族。

儘管有這麼複雜的利益衝突,但這些人都同屬東晉這家公司,在他們的認知中只是為佔股多寡討價還價而已。桓溫卻是不斷吞併,在成為大股東後仍不滿足,不僅要當董事長還想借殼上市將公司變為私有,於是其他股東被迫暫時緩和矛盾,桓溫也就成了眾矢之的。

晉太和四年(369年)三月,桓溫第三次北伐出兵前,邀請徐兗二州刺史郗愔、豫州刺史袁真、江州刺史桓衝一同出兵。

郗愔是晉太和二年(367年)因庾希救援高平及魯郡不力被彈劾免職後受桓溫推薦,桓溫所覬覦的是郗愔部下軍隊,這些流民帥軍隊是郗愔的父親郗鑑鎮京口時所組建,就是後來的北府兵前身。

全然不知桓溫謀算的郗愔回信,表示願意與桓溫共輔晉室一同出兵,郗愔長子郗超是桓溫謀主,早就知道桓溫心思,於是截獲原信毀掉,另外偽造一封信件給桓溫。郗超在信中以父親郗愔名義,藉口年老多病將乞骸骨,勸桓溫並領徐兗二州。桓溫得信大喜,當即改任郗愔為會稽內史,自己兼任徐兗二州刺史,將郗愔部下軍隊吞併。

郗超進入桓溫幕府,是在晉永和四年(348年),桓溫因平蜀之功進位徵西大將軍時。而習鑿齒因江夏相袁喬多次在桓溫面前誇獎其才幹,在晉永和二年(346年)就被升遷為西曹主簿,到晉永和十二年(356年)故意激怒桓溫去剛收復的滎陽擔任太守前已是別駕,無論隨軍還是留守都執掌機要。

晉升平四年(360年),謝安應桓溫之邀任其司馬,謝安早知桓溫野心,此舉乃是另有目的。

因為兩年前(358年),先是豫州刺史謝奕(謝安長兄)病逝,謝萬(謝安弟弟)升任豫州刺史。次年(359年),謝萬與郗曇(郗愔之弟)兵分兩路北伐燕國,謝萬率軍入渦潁準備支援洛陽,郗曇因病退回彭城,謝萬卻誤以為郗曇是因燕軍兵強而退,於是倉促下令撤退,導致士卒自行潰敗,許昌、潁川、譙郡、沛郡等郡縣也相繼陷落,單騎狼狽逃還的謝萬被廢為庶人。

對於王、謝這些高門,司馬氏皇族是既利用又防備,碰上謝萬大敗這事,正好順勢削弱。謝氏的權勢因此受到嚴重威脅,已近四十歲的謝安自然沒法再優哉遊哉的高臥東山,他入桓溫帳下其實是脅迫朝廷重用謝氏。

目錄
霍先生,春夜誘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