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雍涼風雲 > 第五十四章 兔死狐悲、儺面少年

第五十四章 兔死狐悲、儺面少年(第1/5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上海灘:民國第一軍閥我是大明瓦罐雞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組織星穹鐵道:遊戲角色竟是我自己成龍歷險記之魔法真諦一句心聲,讓名柯大神們都慌了咒回:cos非人類後穿進高危番路賊王人在亂世當世子,娘子卻是大劍仙最強斥候三國:我呂布一口真氣可滅萬軍穿越後,我為王朝續命百年諸天快穿:從神鵰俠侶開始四合院:60年代一廚子千羽譜:夜醫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穿越三國之與妻行三國:和貂蟬喝酒興晉大明安國公

前秦建元十五年(379年)二月,苻丕攻克襄陽,俘獲晉將朱序,與為秦軍內應的李伯護,一同被送往長安。

此時在洛陽以東戰線,彭超率兗州兵進攻徐州,苻重之亂已經消弭,自關中、河洛、襄陽出發的數萬後續部隊即將先後會師淮北,毛當、毛盛所率騎兵一度進至與建康隔江相對的堂邑,飲馬江北。

形勢一片大好之下,苻堅不僅對入朝的襄陽名士習鑿齒,頗為輕慢的以“半人”相稱,還以降將李伯護不忠,殺之示眾,可他怎麼也想不到,大約半年後,彭超所部近十萬軍隊會在淮南被謝玄率北府軍大敗。

將習鑿齒禮遇至長安見面後,苻堅在給各地方鎮的文書中,以其跛足稱為半個才士。不管是玩笑也罷,絕其叛秦歸晉的後路也罷,在習鑿齒的角度來看,苻堅的行為已經稱得上是冒犯、不尊重。

這又涉及到南、北不同的習俗以及地域歧視,比如東晉建立之初,王導為子侄向吳郡陸氏請婚,以期透過聯姻南方士族,從而開啟缺口,卻被陸玩拒絕。之後陸玩拜訪王導,王導以酪飲招待,事後陸玩上吐下瀉,在給王導的回信中說:“僕雖吳人,幾為傖鬼。”

這差不多是對著和尚罵賊禿了,其中固然有陸玩的性格使然,但當時的背景,南姓北姓相互攻擊,北傖南貉之類的歧視性蔑稱十分尋常,而習俗上的差異更是加重了這種對立。

隨著南鄉、順陽、穰、鄧、新野、樊城、宛城、襄陽、西城等地相繼落入前秦之手,出武關的秦軍可以入丹水過武當、均口,再入漢水過酇、陰,直抵襄陽,更可自襄陽以西繞過晉軍在襄陽以南的峴山防線,經秦巴古道威脅巴東毛穆之父子所部晉軍腹背。

不久後,前秦兵勢順漢水而下,自襄陽向周邊擴張,威脅當陽、江陵。

下峴的桓戎經鳳林關撤往樂鄉,取道競陵石城前往江夏安陸,與同樣因失地被免官的楊亮會合。

原本救援襄陽卻始終在外圍逡巡不進的劉波,則是率部自宜城、當陽,退還江陵,但因為人心浮動,導致軍士、民眾逃散,只能龜縮不出,任由城外秩序失控。

位於巴東魚復的毛穆之若非憑藉險峭的地勢,被秦軍從東面的夷陵、西面的墊江首尾包夾,幾乎成為孤軍。

而桓衝依舊在上明聚眾自守,一副待時而動的樣子,實則割據一方,坐觀成敗。

早在襄陽失陷之前,朱序因為桓衝的援軍始終不至,這才屢屢親自帶兵出城反擊,以提振守軍士氣,困守近一年時間,他並非毫無怨言。李伯護的背叛,朱序初時尚覺憤慨,但稍過些時日,作為俘虜來到長安後,又未嘗不是一種解脫,至少對東晉算是個交代,也沒有累及老母、妻兒。朱序心中有親情牽掛,對前秦不合作,但也不反抗,而李伯護的死讓他兔死狐悲,生出逃亡之意。

前秦軍隊圍攻襄陽幾乎一整年,而當時的荊州本就接連爆發水、旱、時疫等災害,面對秦軍入境的軍事壓力,接掌荊州的桓衝主動放棄江陵,移鎮到上明。

而桓衝自從入鎮荊州,就以抵禦秦軍為名,除了向建康索要軍糧,還於各地大肆徵集丁壯、糧秣,東晉治下的大半個荊州都失去原有秩序,平民得不到有效賑恤,因飢餓逃離聚落流亡,為求活淪為盜匪,更將時疫傳播開來。

要知道自桓溫伐蜀,桓氏兄弟接連掌握荊州已三十載有餘,可以說是其勢力的大後方和根基所在,桓衝之所以如此作為,顯然是面對前秦的軍事壓力,並沒有必勝把握,哪怕將荊州徹底敗壞,也不惜代價,一切都以擴充自身實力為先。

李伯護被殺後,不僅習鑿齒稱疾還鄉,朱序也尋機出逃,想要趁著苻重叛亂平息後,河洛一帶各處關卡將佐調換造成的疏漏,取道洛、許,逃去仍在東晉控制下的淮陽。

結果潼關、函谷關都

目錄
霍先生,春夜誘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