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雍涼風雲 > 第七十章 盛名虛士、不問出身

第七十章 盛名虛士、不問出身(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上海灘:民國第一軍閥我是大明瓦罐雞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組織星穹鐵道:遊戲角色竟是我自己成龍歷險記之魔法真諦一句心聲,讓名柯大神們都慌了咒回:cos非人類後穿進高危番路賊王人在亂世當世子,娘子卻是大劍仙最強斥候三國:我呂布一口真氣可滅萬軍穿越後,我為王朝續命百年諸天快穿:從神鵰俠侶開始四合院:60年代一廚子千羽譜:夜醫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穿越三國之與妻行三國:和貂蟬喝酒興晉大明安國公

軍師這個稱呼,東漢已有記載,袁紹為冀州牧後,就曾請盧植為軍師,其弟袁術亦曾強迫馬日磾為軍師。

而軍師祭酒則是曹操因對郭嘉格外欣賞,在東漢建安三年(198年),特設此職以示禮遇,祭酒即首席之意。至西晉時,因為避司馬師名諱的緣故,才改作軍諮祭酒。

出身寒微的光逸,在司馬睿稱帝不久,繼其薦主胡毋輔之死後出任軍諮祭酒,這在重視門第出身的江左,只能說明一件事,就是那段時間他所發揮的作用沒人能頂替。

胡毋輔之先投司馬越,司馬越死後,南渡投靠時為安東將軍的司馬睿,開始在其軍府中擔任軍諮祭酒。而胡毋輔之的前任,則是出自琅琊王氏的王澄,但王澄赴任途經豫章時,卻被其族兄王敦命麾下力士在宴中扼殺。

王澄的兄長即王衍,其在寧平城送掉西晉最後一副家當,包括四萬甲士在內十萬晉軍全軍覆沒,在被石勒俘虜後,不僅推脫自身責任,為了活命還勸石勒稱帝。

王衍被俘後的表現雖然不堪,但也不讓人意外,因為早在八王之亂爆發前,他一直都毫無擔當,才幹還是有的,只是天賦全點歪在小聰明上。在中原大亂,大廈將傾時,王衍可以說是毫無作為,一味的損公肥私,為家族扒拉好處,為親弟王澄、族弟王敦分別謀得荊、青二州刺史,再加上他身在朝堂,如同狡兔三窟。

被王衍寄予厚望的王澄,則是年少成名,但大多是王衍為其經營出來的人設,實際上,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簡直就是個草包。

王澄在當時的名氣,還要盛過王敦,兼具一身好皮囊,身為世家子卻以力大著稱,因為沒啥戰績,大機率也是吹出來的,身邊還豢養二十名執鐵馬鞭的衛士,由於王衍的緣故,家族資源傾斜堆砌,素為王敦所憚。王敦、王導的身高與之相比,都很一般,放現在來說,很難跟山東大漢這個詞眼聯想到一起。

王澄在荊州刺史任上,卻將王衍為其籌謀的一手好牌打個稀爛,到鎮後日夜縱酒,不理軍政。

北面,流民首領王如率部由沔、漢一帶進逼襄陽,王澄不能應對,反諉過於下屬,以糧草供應不足為名,殺長史頂罪。

南面,湘州刺史荀眺因部下進言,而欲殺盡巴蜀流民,流民驚恐,數萬家一時俱反,推杜弢為首領,攻破郡縣。王澄仍是不管不顧,與親信日夜飲酒,投壺博戲,還被人吹捧說是膽子大,又殺富戶抄掠財貨,於是州中上下無不對其離心。

等到杜弢上表司馬睿請降,王澄假裝接受,轉頭就派兵攻打,將巴蜀流民重新逼反,之後卻又無力討伐,內部也因為他的倒行逆施,出現叛亂。

可即便如此,王澄不過落了面子,又從荊州刺史調任,仍能被司馬睿召去建康,擔任軍諮祭酒。

顯然,王澄清奇的腦回路,大機率跟首席謀士不適配,出主意不行,做決斷也是一塌糊塗,但司馬睿需要的是其家世、名望,為將來稱帝增添籌碼,而這正是王敦忌憚的。

早些時候,王衍曾品評天下士人,以王澄為第一,庾敳第二,王敦第三。同是琅琊王氏,可家族之中也分遠近親疏,王敦向來高傲,眼看酒囊飯袋的王澄也被捧作名士,位列尚在他前,這口氣怕是忍了好些年。

王敦都起意要殺王澄了,王澄路過江州還主動找上門去炫耀,他是蠢嗎?並不是,而是在家族中,在仕途上,他習慣了周圍人的讚美、恭維,根本意識不到問題所在,自然察覺不到危險,也就不知道害怕。

胡毋輔之是泰山奉高人,其高祖父胡毋班為東漢末年名士,八廚之一,這裡的廚,指的是能以財濟人,時人稱之為“海內珍奇胡毋季皮”。

只是在東漢初平元年(190年),時為執金吾的胡毋班,奉董卓之命前往關東,攜帶詔書勸解聯軍,卻被袁紹指使王匡

目錄
霍先生,春夜誘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