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2 页)
秦至庸和永寧格格麾下的硬氣功高手「鳩那摩」切磋拳術,就是用綿掌把他的密宗硬氣功給破了。
楊昱乾的炮錘,秦至庸同樣是用綿掌來接。只不過,他只是把綿掌的柔順發揮到了極致,並沒有施展穿透力強勁的歹毒陰勁。
同門比武,最能提升拳術修為。因為大家練習的拳術都是一樣,知根知底,只要一交手,就能發現對方和自身的不足之處。
楊昱乾的剛猛,秦至庸輕柔,兩種太極拳的風格,體現得是淋漓盡致。他們兩人,隨著交手進行到了深層次,已經看不出太極拳的招式。
他們都是武術宗師,不再拘泥於招式招法,任何防禦和攻擊的招數,都可以拈手即來。
任由楊昱乾的拳法如何剛猛,都破不了秦至庸的防禦。楊昱乾的拳勁,打到了秦至庸的防禦招數上,就像是打進了粘稠的漿糊中。再剛猛的力道,都會被卸去九成九。剩下的那點攻擊力道,對秦至庸沒有絲毫危險。
秦至庸的身體素質,比起楊昱乾還要強。
秦至庸除了讀書,練拳的時候還會思考什麼是太極,什麼是陰陽?
太極拳術,拳勁有兩種,剛和柔。剛猛,暴烈,輕柔,順暢,這個好懂。可是,剛和柔,不是太極。如果把太極理解成為剛柔,那就實在是狹隘。
甚至,陰陽都不是太極。因為太極是一體。只是人為地把太極分成了陰陽。
楊昱乾和秦至庸的交手,就好像是一個完整的太極圖。楊昱乾代表的是陽剛部分,秦至庸代表的就是陰柔部分。
無論是剛猛的拳勁,還是輕柔的掌力,都夾雜著纏絲勁。纏絲勁,就像是纏繞的弓弦,又像是繃緊了的彈簧。當力道累積到了一定程度。
嘭。
自然而然發出了一聲震盪的悶響。
永寧格格都感覺到了渾身的氣血隨著這一聲悶響而浮動了起來。
楊昱乾被強大的力道彈了出去,後退近十米,站穩了腳步。
秦至庸只不過才退了五步。
楊昱乾苦笑道:「秦先生,你的拳術造詣,深不可測。我到底還是輸了。太極拳,以柔克剛,是正理。柔順的力量,比起剛猛的勁道,更強。」
秦至庸搖頭道:「阿乾,拳術上,你沒有輸。只是我的身體素質比你好,體力比你強。如果我的力量和你一樣,我不一定贏得了你。輸贏,對於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這一局,就算是平手吧。」
「剛和柔,是相對的。柔比剛強?沒有這種說法。太極拳,不是以殺傷力著稱的殺人技,而是以養生為主的內家拳。真要想提升殺敵的手段和效率,用刀劍長矛弓箭,豈不是更好?」
養生,心中就不能有「殺」的意念。否則,養生就會變成「殺」生。將會事與願違。
有些人,懂得許多的養生技巧,可是心中依然有著濃烈的「殺」念。想要身體素質得到提高,根本就不可能。不得病,就已經是蒼天眷顧。
秦至庸接觸了儒家經典以後,自始至終,都沒有把拳術武功當成是殺人技法。
拳術,是武藝,是養生法門。
這就是秦至庸的身體素質比起一般的武術宗師更強大的根本原因。
只可惜,前輩們的智慧,大家沒有學到,反而抓著那些旁枝末節不放,當成了寶。簡直就是丟了西瓜揀芝麻,愚昧不堪。
楊昱乾尊師重道,心地善良,可是他對於武術的理解,依然很片面。不過這不怪楊昱乾,因為他還沒有真正接觸到古聖先賢們的智慧。
和秦至庸交手以後,楊昱乾對太極拳又有了新的感悟,特別是在打法上。
比武切磋的過程,果真比結果更加重要。
楊昱乾感激地看了秦至庸一眼。他知道,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