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悲哀的伴娘(第1/3 页)
原來活潑的九兒變的沉默了,而且沉默的令人無言,令人憂心。
轉眼,一年過去了。
在這小小的山區,有門路或者有力氣的都進了城。
不是山村不好,呆不下去,而是土裡產出的糧食,雖說人人離不了,但最不值錢的就是糧食。
種地別說不掙錢,不虧本就不錯了。
一斤糧食沒有一瓶礦泉水貴。
不說水田裡的稻穀,就講梯田裡的麥子。
按最好的產量八百斤來計算,一斤小麥九毛錢,一共賣七百貳拾元。
成本呢?麥種三十斤,每斤伍元錢,翻地伍拾,構麥三十化肥一百二十元,澆水,除草劑算上,辛苦小半年,能保本就不錯了。
去城裡掃個大街,每個月掙個千兒八百的,一年上萬了,又頂多少地。
這筆帳,誰都會算。
因此,村里只剩下了老弱病殘。
九兒家不一樣,幾個女兒一定出嫁,有的做生意,有的上班。
今兒這個女兒送米,明兒個那個女兒送面,譚木匠夫婦把日子過成了神仙。
村里只有兩個人抽過濾嘴香菸,一個是村里首富吳天勝,一個就是老木匠譚有才。
孩子小的時候,兩口子勤扒苦幹,無奈有那麼多張嘴,穿的破破爛爛的,日子恓惶的沒少被人嘲笑。
村後的周跛子有四個兒子,因為人多勢眾,在村里常對譚木匠撇嘴。
「我老了,四個兒子一人端一碗飯,就是四碗飯,那些沒兒子的絕戶頭,見閻王后連人扛幡都沒有,灰飛煙滅了。」
現如今,娶個媳婦又要車,又要房,周跛子有三個兒子還未娶妻,但是房子就難倒了周跛子。
這房子是大頭,莊戶人家一輩子又能蓋幾回房子。
蓋一回房子脫一層皮,費一層心血。
為了蓋房子,兒子們都去了外地打工,只有年邁的周拐子夫婦再田間地頭奔波。
每天晚上,譚木匠就在村頭的大槐樹下泡一壺碧螺春,再打開收音機,聽豫劇《打金枝》。
譚木匠眯著眼,輕輕的哼著。有時在大腿上輕輕地打著拍子,快活的像個神仙。
周跛子夫婦拉著板車走過。鋤頭,釘鈀在板車上咣咣地亂響。
看見了譚木匠,周啵子的老婆很眼羨,「大哥真是好福氣,把日子過成了神仙。」
周跛子一改往日的鄙視,腰彎的似蝦米,連連附和,「那是,那是。」
他蓋房,還盼著向譚木匠借錢呢。
九兒有時也感到很孤獨,她的姐姐們都已出了嫁。
村里像他這個年齡的女孩子也不多了。
僅剩一個,就是百靈。
百靈的哥哥在外地干瓦匠,她的嫂嫂在鎮上一家超市里當售貨員。
更重要的是百靈已經談婚論嫁,好日子定在陰曆八月十六。
九兒和百靈也是一對好姐妹。
兩個人小時候常去鎮上趕集。去野地里尋找香香果。
百靈手巧,會用細鐵絲做套,有次就套住了一隻野兔。
那晚上百靈家燉了一鍋兔肉,邀請九兒去吃。
可惜野兔味道不及家兔,土腥味太重,九兒勉強吃了半碗。
九兒也同百靈去過她的婆家。
百靈的婆家在飛雲浦的街尾巴上,房前有個大水塘。
她婆家有個雜貨店,夫君是個老實木訥的人。
白淨,有點偏瘦,總是笑,而百靈,嘰嘰喳喳的,像個麻雀,兩人性格正好互補。
有次百靈湊在九兒耳邊說悄悄話,「九兒,九兒,八月槐花開了,我就要出嫁,你來給我當伴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