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5 页)
他的确是很老了,“古稀”之上,“耄耋”将届。
疏落的头发一如银线,龙锺的步履呈现蹒跚!
但是,岁月却加深了他的经验,环境又养成了他的警惕。他想让这个年轻人自己说明他的来意。
这也怪他不得,渔村生活富裕,太湖蟊贼如毛,习惯成了自然,凡是见到陌生之人,他们人人都会提高警觉。
那个青年拱—拱手,颔一下头,露着笑脸,放缓语气说:“老人家,你好。我是来这里随便看看。”
老年渔夫怔了一怔,他眸子中狐疑之色一末消退。
“来这里随便看看?”
青年人立时感到自己的话有了语病,他马上解释说:“哦!我是久闻太湖风光旖旎,景色优美,所以特地前来欣赏此地迷人的景色、风光。”
老年渔夫释然了,脸上随之露出了笑容,他说:“哦!原来如此。”
“老人家,今年的年成不错呀!”
稼樯人是说“年成”,打渔的是不是也这么说?年轻人似乎不太了解,但老年渔夫听了已经开怀笑了起来,这就表示他们也是这么说的,至少听得懂。
他这一笑,满腔的皱纹就挤在一起子,看不到眼睛,高翘着鼻子,没有牙齿,二排习龈却似二排田垠、二排堤防,高高的、长长的、又深邃得一如难测底的太湖!
“呵呵!老天爷庇佑,老天爷恩赐……”
—点也不错,种田的靠天吃饭,打渔的也靠天吃饭。十年前的一场旱魑,记忆犹深,上苍一连六个月滴水不泻,耕田龟裂了,湖泊干涸了,百姓日日求神、夜夜拜佛,道士们焚香沐浴,连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祈雨道场,嘿!日日晴空万里,夜夜星斗满灭,没雨就是没雨,着实饿死了不少人!
“这几年风调雨顺,日晴夜雨,老天爷待人真是不薄呢!”
“是啊!苍天见怜,菩萨保佑。”
老年渔夫的口中“见怜”二字,可能就是指十午前那场旱灾而言。他身受其害,恐怕是余悸犹存。
“老人家,你贵姓?”
“我姓陈,耳东陈。小哥儿,你呢?”
老年人多半是寂寞的,有人能陪他天南地北的闲聊聊,这是求之不得呵!
“我姓麦,大麦小麦的麦。”少午人还恐对方听不懂,他又加上了一句:“做面粉用的麦。”
“姓麦?”
陈姓老渔夫突然睁开了一双老眼,他紧紧地看了那位姓麦的年轻人好一会,觉得有似曾相识之感。
“陈老丈,你怎么啦?”
陈老丈恍惚迷离的道:“哦!我是在想以前的那位‘先生’,他也是姓麦。”
麦姓少年的心头突然震动了一下,他说:“那位麦先生也住在你们的村子里吗?”
这是违心之论,他是明知故问。
“以前是的。”
麦姓少年有意追问下去。
“陈老丈,你是说以前?”
“是的.那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怎么样呢?”
“麦先生为了一只玉如意而出了事,唉!”
陈老先生的脸顿时黯了下来。
“玉如意?玉如意又怎么样了?”
麦姓少年压着激动的心情。
“事情是这洋的,二十年前的一天,李家村有一个渔民叫……李四狗,李四狗在太湖中网到了一只小箱子,他自己打它不开,就送到麦先生这里来了。哦!我得先告诉你,麦先生也是二十几年以前才搬到这里来的。他也是喜欢这里的风景优美,而到这里来定居。”陈姓老丈滔滔不绝地数说着:“麦先生会武,经常指导一些村子里乡团们的武功。”
陈姓老上停歇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