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页)
人”者,未觉之人也。觉者是未觉者之师,未觉者应尊敬觉者(“贵其师”)。未觉者是觉者之资本,觉者是未觉者之华果。故觉者应爱未觉者(“爱其资”)。“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华严经》)众生(未觉者)为根,诸佛菩萨(觉者)为华果。前者是后者之资(根本、资本),后者是前者之师(“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懂恭敬其师,未觉者无法觉悟而解脱;不爱护悲悯未觉之众生,觉者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如果不明白这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虽多智多聪,仍是迷惑不解之人。此理至关重要,修道人务必清楚!认识了这个道理,就能更深入了解老子“无弃人”、“无弃物”的大智慧和大慈悲。
老子主张常善救物,不舍一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六十二章》)佛性人人有,凡圣不差分毫,觉者为佛,迷者为众生。众生是未觉之佛,佛是已觉之众生。众生未觉,待觉者开启教化,自有觉悟之日,故未觉者无由抛弃,不应舍弃。这就是老子的“德善”(善不善皆善之)、“德信”(信不信皆信之),体现了“大道无亲,常与善人”的非极性属性,这正是佛家主张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同于道”的圣人,以大慈大悲之心,自然流露出悯念的情怀,故“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四十九章》),教化开启世人突破极性思维,开显本具妙明,返朴归真,修德符道
5、智慧方便
圣人慈悲,不舍众生,但“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五十八章》)世人无始劫来,根尘相对,感官认识,极性思维,迷惑于内外之分,障碍于主客相待,困扰在无边(大我)之有限(小我)中,无法明悟解脱。所以,圣人在天下为世人“浑其心”(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以善巧方便(方)引导启发众生,令有正知正见,让人们突破习惯思维,开显本具灵光智慧。其使用的智慧方便、善巧法门,“利而不害”,不以“方”割物。因“同于道者”能“大方无隅”,故圣人化世的八万四千法门,解缚脱粘,“方而不割”。
圣人洁身自好,以法示人,以身作则,垂范天下,引导世人,让人们走向解脱之道,但圣人不以己之德能智慧,苛求人们当下看齐;不以己之境界行持,迫拶人们恐惧紧张,不难其所不能,按认识水平施教化导;依根性成熟程度,对机说法,不伤害他人自尊,不对比而显其低下鄙劣,分阶段分层次循循善诱,这就是圣人的“廉而不刿”。
这一点佛陀给世人做出了圆满的示范,他以太子身份,江山不顾,美女不贪,看破放下,出离皇宫,舍弃王位,栖身深山,六年苦修,皮骨只立,誓愿不退,精进修持,终于大彻大悟,证得无上菩提。但佛陀按其众生根性不同,说“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摄”、“六度”等法,亦以对象时节因缘,开五时教化(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时),以各种善巧方便开启迷雾,以权实之教善诱引导。佛陀具备十力(一者、处非处智力。二者、教示过去、未来、现在业因果报智力。三者、种种信解智力。四者、种种界智力。五者、了别自他根智力。六者、至处道智力。七者、发起一切禅定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染净等智力。八者、宿住随念智力。九者、生死智力。十者、漏尽智力)、四无所畏(一者、一切法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