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頁(第2/2 页)
一回,大明的商戶們還有沒有這麼熱的心腸也未可知。
李成梁和肅州知府梁知遠也都沒窩在公房裡,整個上午都在肅州城裡跑來跑去,安撫肅州城內外的人馬和商戶。
不過出不出兵。李成梁和梁知行說了可不算,的京城裡頭的那幾位爺拿主意。所以李成梁和粱知遠雖是盡力安撫,收效卻不大。
到了中午,已經有肅州本地的大戶走了出來,想要低價收買那些囤積在城內外的糧草和輻重。那些外地來的商戶,雖還沒有真把貨物賣了的,可是心裡鬆動的也不在少數。
好在惠豐行這回帶著商隊來肅州的是蕭三,蕭三有少爺的信任,敢是拍板,不等李成梁和梁知遠上門去,就放出了話來。
惠豐行這一回是做定了這單,若是誰想迴轉,留下的貨物按照本錢加路費,惠豐行全吃下來。
這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惠豐行其實大半是蕭家的產業,惠豐行這麼有底氣,在肅州的掌柜又拍了板。肅州那些本地的大戶,論財力更是遠遠攀不著惠豐行的邊,聲音頓時就小了下去。
直到等過了未時。終於有兵部的信使過來頒下公文,只是把出關的日子後延了一天。鬧騰了半日的肅州城,才算是安定了下來。
相比鬧哄哄的肅州城,二十六日的京城卻顯得格外安靜。
酒樓茶館什麼的早就是歇了業,從承天門到德勝門沿路的民居和商鋪,大多自打早上開始就沒開過門,一個個只是從鏤空的窗格和門縫裡朝外看著。
卯時一刻,樟宮由萬壽宮起駕,移於皇極殿前。
從午門,端門。承天門,大明門,德勝門,並橋。清河橋,沙河一直到天壽山等沿途各處的神祠,早就有禮部和鴻驢寺。太常寺備下酒果香燭以祭神靈。金水橋並無神祠,已著禮部官員,前一日祭祀。(註:大明門,清朝稱大清門,辛亥革命後稱中華門,是以北京為都的歷代真正國門,後為擴建廣場而拆毀,原址為現紀念堂一帶。)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