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5 页)
赵忠祥:任务下来以后,把我给吓的!我本来从不失眠,那一段时间天天夜里都睡不着觉,老害怕出了错怎么办?“*”以后,我去了干校,还去喂猪……就没在北京了,所以这段时间没有再参加了。但是1966年,毛主席有10次接见红卫兵,也是我负责播音的。
赵忠祥(5)
第一次负责如此盛大庆典的转播,赵忠祥便一鸣惊人。事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多次点名表扬。从此,中央电视台开始对他进行重点培养。
国庆35周年,赵忠祥又一次担任庆典活动的播音解说工作。不过这时候,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他是坐在家里面,看着电视台传回来的画面插入解说。就是这次的国庆*中,出现了“小平您好”的标语。
田歌:这件事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您看见那个标语了吗?
赵忠祥:我不大记得了。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它代表了很多含义。人们会认为这是一种领袖和人民之间的平等情感,代表了一种*的意识。这是大家对*同志发自内心的尊敬:我们把他当成一个领导人,但不是像神一样地去推崇。但在当时,我必须要按照原来设计好的词去讲,尤其这种重大场合,更不可以自己去加词。所以当时我还是比较保守的,只是觉得忽然之中出现了一个不在预案的情况,有点儿手足无措。
国庆45周年,赵忠祥在天安门城楼主持烟火晚会,由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并网联播。
田歌:当时的场景是很辉煌壮丽的。您作为一个主持人,从1960年开始,一次一次地经历这样的场面,感受这样的殊荣。凡是这样的盛典,您总是首当其冲。对此,您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赵忠祥:第一我感到很光荣,第二我确实很感恩。是组织派我去的,不是想去就能去的,那绝对是对我的信任。这是一份非常非常深厚的恩情,我觉得无以为报。
田歌:后来再去播音也好,主持也好,您就不紧张了吧?
赵忠祥:不,没有一次不紧张。你在面临一个新的环节,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走上一个新的台阶的时候,都会对自己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所以45周年的时候,还是紧张得不行,偏偏那天我的词还比较多。那次是直播,我和倪萍合作。倪萍是在台里,她把话递给我,我在天安门接她的口。我忽然就想到,这边彩旗飘扬,民众沸腾,万一我在众目睽睽之下出错了怎么办?我这么大一把年纪,好容易修炼到这一步了,结果自己把自己弄得很紧张。
田歌:您要是真出错了,我们后来就不可能在电视上看见你了。
赵忠祥:我也不好意思出来了。
1982年,中央电视台开办了第一档益智节目《中学生智力竞赛》,就是由赵忠祥主持。也是从这一档节目开始,“主持人”三个字开始出现在他的名字之前。
赵忠祥:当时都不知道“主持人”是什么意思,心想:“我不是播音员吗?”还觉得这个说法挺别扭的。
这个智力竞赛实际上是知识竞赛。我们请了很多非常优秀的老师来给节目出题,然后让孩子们用问答的形式来参加竞赛。这是最早的一种节目形态。
田歌:这个节目当时太火爆了!
赵忠祥:是啊!因为在十年*时,一直都是“知识无用论”。有很多人希望去学习知识,却苦于无门。改革开放以后,小平同志提出了我们要掌握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科技。所以这个时候文化、知识又重新被人们重视了。当时参赛的那些孩子太可爱了!我问的那些问题,要不是手上有现成的答案我自己都回答不了,但是他们都能回答出来!他们当中的第一批,后来都是留美的博士,非常精彩!他们给我们也带来了一次了不起的机遇,同时也是我们的一种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