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三藩市的华人餐馆(第1/2 页)
在华夏和白头鹰双方就如何对倭国作战达成一致的时候,三藩市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
史蒂夫张本名张正辉,他算是第三代移民了。不同于很多把家安在唐人街的华人,张正辉的家,或者说餐馆开在了距离市政厅不到2公里的地方。这里是祖辈打拼了一生换来的位置。
张正辉的祖父是福建人,名叫张二蛋。张二蛋被告知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有一座巨大的金山,那里可以采出无数的金子,甚至拿着筛子到河里都能筛出很多黄金。听信了“鬼佬”的鬼话的张二蛋,被自己的知府以5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一个白头鹰商人。临上船的时候,他还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淘来无数黄金回国,到时候全家的生活都会得到改善。
然而从上了船的那一刻起,张二蛋的命运就无法被自己主宰了。船上的生活极其艰苦,他和三十多号人被塞进了一个小船舱,密不透风的,一群人在里面挤来挤去,吃喝拉撒都在船舱里解决。很快,恶臭和汗味儿就充斥着每一个人的鼻子。
这个船舱其实是用来放压舱物的,显然船主,也就是那个白头鹰人压根儿就没把张二蛋他们当人看,只是把他们当成了给自己淘金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么在船上用来压舱再合适不过了。
漂泊了近两个月,当张二蛋从船舱里出来时,三十多号人就剩下包括张二蛋在内的7个人了。其他人要么病死,要么在争夺老大位置的时候被打死。没错,即使是一个挤了三十多人的小船舱里,也有人想要做人上人。
本来想着好不容易活着到达目的地了,只要能够淘到金子,那也算不枉冒险一次了。结果在华夏时那个白头鹰商人还说的挺好,到了地方就完全变了一副嘴脸。在白头鹰国,这些来自满清的华人只不过是奴隶,是工具而已。他们夜以继日的挖矿、淘金、修铁路,所有好处都被那些白头鹰人获取了,每天能得到的只有勉强饱腹的几片面包菜叶而已。
然而,让他们吃饱不是那些白头鹰淘金老板们良心发现,只是因为他们将华工当成自己的财产,如果有人饿死了就等于他们的财产遭到了损失。然而繁重的劳动,时常发生的疾病依然导致大量华工死去。而且,往往是在哪里死了,就直接在当地找个地方埋了。就比如那铁路线下面就有很多华工的尸骨成为了铁路的路基。他们活着的时候被当奴隶驱使,死了以后也要被那些白头鹰人的车轮碾过。
张二蛋运气很好,一直挺到了老板赚得盆满钵满准备收手不干了。在这期间,张二蛋明白一个道理,想要活下去就得巴结这些白皮,结果最后居然的到了老板的赏识。当老板不干了以后居然真的给他一些金子,让他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刚开始的时候张二蛋还想着买船票回国,但那些船老板们一看是个华人,根本不带搭理的,反而大有一股想把他的金子据为己有的意思,吓得张二蛋不得不逃走,最后在三藩市用那些金子换了个地脚,盖了个餐馆。
那时的三藩市还很小,距离市政厅2公里的地方已经算偏僻了,所以市政厅的人还是批准了张二蛋的请求。
餐馆是开起来了,但其实张二蛋并不怎么会做饭。在“大清”他不过就是个贱民,要是会一门手艺的话也不至于被人骗到大洋彼岸来了。所以也只是靠记忆加瞎琢磨才弄了一家面馆。别说,他这么一瞎琢磨,弄出来的阳春面味道居然还不错,不光是干活的华工来吃,就连一些白人“老爷”也喜欢上了这个味道。这算是创业成功了。
后来张二蛋偶然间认识了一个华人女子,这个女人原来在“大清”是给县太爷家里做饭的厨娘,因为被少爷调戏不从,被赶了出去,几经辗转也碰到了去白头鹰的船主,因为会做饭,被招来成了船上的厨师。到了目的地后又成了给华工做饭的厨师。
两人见面后,一个算是饱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