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第1/3 页)
光海君在解決永昌大君之後,下一個問題就是怎麼處置仁穆大妃(仁穆大妃被指參與了金悌男謀逆一案,但缺乏確鑿證據)。
為此,從1613到1617年,朝政爆發了三次大規模的爭議。首先是大北人名儒鄭蘊上疏言詞犀利指責光海君不義(借守衛之手殺害永昌大君)不孝,點破光海君借刀殺人一事,後牽扯出七庶獄事一案中的各種疑點,引發軒然大波。
雖然因此事光海君與群臣起了摩擦,但經光海君故技重施,以數度撤換台諫官員,成功堵住悠悠眾口。
第二輪爭議始於南人巨頭李元翼的上疏,懇求光海君不要頒布對七庶獄事宣判的教旨。光海君震怒下流放了李元翼引起儒林不滿,成均館儒生們聯名上疏抗議。
光海君以殺害或流放帶頭者結束了這一次的危機。直到2年後的冬天(1617年),朝廷才為仁穆大妃的去留展開才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激烈的辯論。
1610年,追封生母恭嬪金氏為&ldo;恭聖王后&rdo;,並將其靈位移置太廟(生前為後宮者,死後靈位不能放置於太廟,而是別廟)。
1617年9月,在朝鮮方面多次懇求下,明朝賜冕服於恭聖王后,象徵著恭聖王后正式成為宣祖的第二任王妃。
如此一來,造成了兩個後果:第一、仁穆大妃象徵性地降位成為第三位王妃,第二、光海君的身份順理成章變成了嫡子。
這意味著即使光海君處置仁穆大妃,也不會違反母子天倫,令光海君成功消滅了剷除仁穆王后的最後一重道德枷鎖(朝鮮國王稱嫡母為&ldo;母后&rdo;或&ldo;慈殿&rdo;,稱王妃以外的生母為&ldo;聖母&rdo;或&ldo;慈親&rdo;。
光海君最後一次稱仁穆大妃&ldo;母后&rdo;是在1614年6月。一個月後,使臣帶來明廷同意追封恭嬪金氏的消息。從那時候開始,光海君改稱仁穆王后&ldo;大妃&rdo;;支持廢黜仁穆王后的人稱她為&ldo;西宮&rdo;)。
成功追封恭聖王后的20日後,光海君差捕盜廳秘密捉拿仁穆王后的叔叔金季男,製造的讓有心人攻擊仁穆王后的機會。
第三輪辯論的導火線便是儒生韓輔吉的上疏,要求光海君廢黜仁穆王后,受到領議政奇自獻的反對。
於是光海君召開收諡要求群臣表態,在1100名兩班(包括王室成員)之間,大多數人不願表態,只有7個人,即小北派奇自獻、西人李恆福(1556-1618)、西人金德誠(?-1636)、西人金權(?-1622)、李慎儀、權士恭(1564-1624)、西人吳允謙(1559-1636)公開表示反對任何不利於仁穆王后的政策。
將近50人表示支持,多為大北黨(此時,反對廢黜仁穆大妃的大北派脫離黨派,組成新黨&ldo;中北&rdo;)。
光海君殺雞儆猴,流放了反對者。餘下的群臣在左議政韓孝純帶領下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庭請。受光海君壓迫,台諫彈劾了不出席的人,一時間人人自危。
當同情仁穆大妃的聲音徹底消失以後,光海君下教旨,軟禁仁穆王后,但並沒有把大妃廢掉,而是拿掉了她大妃的地位,改稱西宮。
光海君在位期間,朝鮮誕生了像《東醫寶鑑》這樣的醫學論著。該書於1610年完成。在這個時期,李朝選拔官吏任人唯賢的制度早已受到破壞,因為遴選文武官員的考試已變成有權勢的官員和當權派手中的工具。
經常舉辦的特選科及第者們造成了對土地的迫切需求,同時,兩班地主們不登記擁有土地的做法使國家的歲入大量流失。
由於一些兩班利用免稅的書院土地來逃避稅收租賦,僅僅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