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第1/3 页)
仁祖反正:天啟三年(1623)三月十二日夜,西人黨的李貴、李适、金自點等人在仁穆王后和新崛起的南人黨勢力的協助下,召集1300名逆反之眾從東北入漢陽城,訓練都監的2000名軍隊倒戈相向,在綾陽君(後來的朝鮮仁祖)的別墅內會合,打入慶雲宮,發動宮廷政變,兵不血刃地推翻了光海君的政權。
二十八歲的叛亂主謀綾陽君李倧登基,是為朝鮮仁祖;仁祖以仁穆大妃的名義下頒布懿旨,宣判光海君的罪行,冠以&ldo;戕兄殺弟&rdo;、&ldo;幽廢嫡母&rdo;、&ldo;忘恩背德&rdo;、&ldo;輸款奴夷&rdo;等罪名,將光海君貶為庶人。
大北派的李爾瞻、鄭仁弘等被賜死。
被廢黜的光海君則被帶到仁穆王后面前接受斥責,然後用石灰燒瞎雙目,流放於江華島的喬桐。
在清朝再次入侵朝鮮(丙子胡亂)之後,於崇禎十年(1637)轉移到南方的濟州島。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朔日卒,享壽六十七。
而世子李祬在仁祖反正後,被流放到江華島,之後挖地道欲逃出圍籬,失敗被抓,賜自盡,光海君一脈斷絕。
當時明朝是一個根深蒂固的綱常倫理國家,有自己的普世價值,況且明朝與朝鮮一直沿襲著中國古代傳統宗藩關係的模式。
朝鮮人擅自發動政變廢除一個合法且與明有交的君主,絕對是一件忤逆不道的大事,是中國所不能接受的。
負責節制朝鮮的登萊巡撫袁可立第一個就表示了明確的反對意見:&ldo;看得廢立之事,二百年來所未有者,一朝傳聞,豈不駭異。&rdo;(李民宬《敬亭集》)。
袁可立馬上上疏明政府:&ldo;李琿襲爵外藩已十五年,於茲矣,倧即系親派,則該國之臣也。君臣既有定分,冠履豈容倒置。即琿果不道,亦宜聽大妃具奏,待中國更置。奚至以臣篡君,以侄廢伯,李倧之心不但無琿,且無中國,所當聲罪致討,以振王綱。&rdo;
(《明熹宗實錄》卷三十三)。在這道奏疏中,袁可立的觀點很鮮明,他強調了政變這種形式的非法性,這關乎到綱常倫理的&ldo;普世價值&rdo;,他認為&ldo;即琿果不道&rdo;也應該&ldo;待中國更置&rdo;,袁可立甚至主張派兵&ldo;聲罪致討&rdo;。
既然仁祖李倧的合法性得不到明朝政府的承認,朝鮮只好派出使團前往登州拜見登萊巡撫袁可立,祈求他代為轉奏辨明原委,實際上在此之前關於此事袁可立至少已經12次做過匯報。
朝鮮使團在當年六月十一日(庚午)一大早便來到登州城外的廟島。軍門袁可立心情很不好,馬上分付下去:&ldo;朝鮮來者勿許入水城門&rdo;,並命令對朝鮮船隻&ldo;査訪各船格軍軍器,要開數書給,軍器則收貯船中,勿令帶去&rdo;。
閒來無事的朝鮮使團書狀官李民宬對袁可立治下的登州水城門勝景還做了生動描述:&ldo;水城門乃外北城舟楫出入之門也,粉郭矗立,水漱城趾。飛閣據增厓,俯臨滄海,實一勝槩也。&rdo;
登州城外的廟島也透著勃勃生機:&ldo;峰戀縈於,圍抱左右。其間沙汀橫亘數十里,又有二島浮出其外,若障空補缺者然。其他海嶠之可望者無數,但晴而愈暗,不得瞭然耳。峰頂通望處,逐設煙墩。
屯田農幕,處處相望。商船戰艦之拋泊近岸者,不知其數。&rdo;
三天後,軍門袁可立接見了朝鮮國使團。使團&ldo;升自東階再拜&rdo;,向袁可立&ldo;呈申文&rdo;遞交國書。
仍命茶,謝拜而退。(李民宬《敬亭集》)
這次見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