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第1/2 页)
這日我騎完馬,回到勖勤宮。宮女曉月就跑到跟前說:&ldo;恭喜王爺!皇上已經下旨為王爺成婚!&rdo;
&ldo;啊!&rdo;成婚?!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其他的宮人也在不住的賀喜,看來是真的。我回思了下,好像歷史上崇禎也是這個時候成婚,看來是跑不掉的了。
&ldo;本王爺成婚,你們好日子到頭了。&rdo;宮人見我這麼一說都面面相覷,我接著道:&ldo;還不知哪個人嫁到咱們府上來,到時她沒本王爺這麼好講話你們就慘了。&rdo;
宮人聽了心裡也是一驚,不由的擔心要是王妃難侍侯,他們做下人的也是受罪。曉月看到大家神色一黯,便笑嘻嘻的道:
&ldo;王爺,那你多顧著我們不就行了。&rdo;我正暗悔自己不該說這些玩笑話嚇著他們,便順著曉月的話道:&ldo;呵呵,你們要是乖乖,本王自會顧著你們,不給其他人作踐。放心,本王說話算話!&rdo;聽到王爺的允諾,原本有些擔心的宮人才展顏。
到了五月十八日,禮部正式奏報皇上,已在順天府共選了77位淑女備選。一月之後,天啟帝令正式選婚。
按本朝的慣例,像這種宗親的大婚之選,一般由皇后主持,外加兩位貴妃陪同。各名媛淑女被召進宮後,由皇后等人過目定奪。選取的標準,最重要的倒不是美麗動人,而是要身材勻稱、舉止端莊,再考慮生辰八字是否合宜之類的因素。選中的淑女,則由皇太后或身份類似的長者,用青紗布蒙蓋其頭,再在她手臂上套上金玉手鐲之類的吉祥物,算是信物。而那些未被選上的,則將庚帖塞回那些人的袖中,賜些銀兩,勸慰一番遣還家鄉。這樣的經歷,對落選的淑女而言,不僅無傷大雅,或許還會給日後的婚嫁掙些資本,因為她們畢竟是被召入宮過的淑女!
77位淑女,被一一召進宮中,由皇后張氏及陪同的兩位貴妃過目挑選。最後被選中的是大興縣生員周奎的女兒周氏。周奎原是蘇州人氏,後落籍大興。因此他的女兒略帶點江南水鄉的靈秀之氣,不像一般北方女子那樣粗壯。不過張皇后覺得這位周氏過於弱小,大概是擔心她不像能生善育之輩。當時我未來的王妃,也不過是個16虛歲的少女,自然不會像成人那般豐滿。最後還是劉昭妃說道:
&ldo;現在看起來是稍微瘦弱一點,過一段時間就會長得豐滿健壯。&rdo; 劉昭妃的話極有安如磐石之效。既然她這樣說了,便最後確定冊封周氏為信王妃。
這劉昭妃是萬曆帝的妃子,在萬曆六年(1578)就與萬曆帝的王皇后同時冊立,資格很老,而且也深受大家敬重。萬曆四十八年(1620)王皇后死後,這位劉昭妃便掌太后之室,住慈寧宮,說話很有分量。
我松閒的日子過到頭了,勖勤宮現在開始修繕,改為信王府第。同時還加了數十個太監宮女。禮部開始有人來教我相關的禮儀。弄得我不可開交,我才知道古人結婚這麼麻煩的。
禮部奏報信王由檢婚禮儀舉。閏六月,欽天監選出吉日,婚事便依此而有條不紊、恪守禮制地進行起來:
天啟六年(1626)十一月二十五日卯時搬移;
十二月初八日午時當冠;
十二月十六日辰時納徵發冊;
十二月二十一日卯時安床;
天啟七年(1627)正月二十七日卯時開面;
二月初三日卯時迎親,信王出府成婚;
二月初五日文武百官身穿吉服赴信王府行禮;
二月初六日信王與王妃周氏行廟見禮。
整個婚禮持續了半年,我都快崩潰了,他們一次給我找了三個王妃,一正二則。作為男人,我倒是不介意什麼的,但等我心急了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