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严重地缺乏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这方面的娱乐性,后来居上的互联网显然略胜电视一筹。在新闻的文本里插广告,好像是新浪网的独家首创。有好长一阵子,一打开新浪的新闻网页,总会先见到葛优和吕丽萍他俩的图像乐呵呵地“涌现”出来,总是让我误以为是那则新闻的配图。当然,一般的新闻也就算了,要是碰上什么雌雄大盗或者奸夫淫妇之类,事情就可大可小了。因“互文性”而产生意想不到之戏剧性效果的“插入式”广告,又如“非典”期间的4月28日,那一天,我在新浪网上看到北京累计报告非典病例1199例,新增96例死亡3例,突然有一个大广告猛地弹射出来:“不要再怀疑,大奖就是你!”浑身一哆嗦,细看时,却原来系某生物制药公司的有奖销售广告。第二天,类似的“非典”病例每日通报报告的文本里,“大奖”不见了,换上的却是冯小刚新书的封面及其大头照,还有周润发和张国荣的,不多不少,一共也是3例。
从前我们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就电视而言,它展示的戏份大致包括:恋爱、打架、运动、阴谋、娱乐……然而不管被迫也好,被催眠也罢,甚至因长期把强奸当成享受而变成受虐狂,我个人已越来越倾向于把广告看成电视节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然,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一个缩影。未曾于长夜恸哭者以及未曾彻夜看电视而不眠者,皆不足以语人生。当然,基于电视广告的人生因地而异,比方说,你若像我这样长期在广州的暗夜里直面惨淡的电视,你会相信一个人的人生大致是这样安排的:喝酒,生病,没完没了地刷牙洗头,无休无止地想生孩子,然后接着再喝,继续生病……如是者循环往复,娱乐至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唯有读书高
唯有读书高——我的意思是说,有些个书,读着读着就能把人给读“高”了,比如励志类图书——当然,它们通常也都是在畅销排行榜上居高不下的书。
如果你赞同上述说法,大致上就属于那种在“自暴”同时却又不能或不甘“自弃”的人,和我差不多。励志类图书之所以能把我们这些人读“高”,第一是因为有用,酒精含量足够地高。一本书到底可以怎么个有用法呢?到广州的书店逛上一圈,就会感慨当年提出“读书无用论”的那些人的脑子进水进到了何种程度。教男人勾引女人,教女人识破男人,教男人女人如何快速致富,教大人假装小孩,教小孩成为大人,等等等等,绝无半册闲书容身之隙。走出书店时,你会像我一样深信,人生实在是险恶得如此实在,这样的人生,不励志肯定就要挨打。
把人读“高”的第二个原因,是因其通常都采取一种循循善诱的“劝人”态度,这种态度能让读者觉得一切非励志类图书大都是在骂人。钱钟书先生认为:“骂是一种公道的竞赛,对方有还骂的机会,劝则不然,先用大帽子把你压住,无抵抗的让他攻击,卑怯不亚于打落水狗。”故读此类图书时基本不用去动什么和他对骂的脑筋,相当容易入口,当然又因“有用”而后劲极大,如果你碰巧处于空腹状态,结果没有不高的。
又有些个“泛励志类图书”,不用读,光看书名,就会High得不行,比如《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励志类图书皆惯于直指人心,这一本则直指人性——“习惯”是人类的生物性特征,而所谓“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又都是非生物性的,其曰: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知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即使做了半辈子的习惯性低效率人士,我还是被这本书给读高了。此书除一如既往地和同类图书一样还是习惯性地了无新意,无论是思想水平还是商业伎俩,均未超过我国先秦时代的水平。最有意思的是,天底下除了白痴,谁不知道“积极主动”、“知彼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