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雨不敢出门。由于作息时间的改变,精神饱满起来,空气的清新,朴实的人们,风景的自然,那种平淡的幸福还是极有趣的。
这是风停了,杨老头四处望望,呜呜呜地低声叫了起来,不一会儿风又徐徐而至,杨老头大喜,连忙举起簸箕筛谷子,只见秕谷和饱满的谷子,干净地区分开。
薇娟十分不解,笑问道:“杨老头呜呜叫,是什么意思?”
周政和看着杨老头直笑,对薇娟解释说道:“这是恳求风快来的意思,过去等风不来,急躁了就这样,低声吼叫几声。后来成了一种风俗习惯,不过这样叫几声,有益身心健康,不信你吼几声看看。”
薇娟狐疑地看着周政和,看是否骗她在开玩笑,想看她的出丑。不知怎么的自从周政和回到家乡,甜言蜜语多了不少,更有时喜欢搞一点小乐趣,取闹一下她。
杨帆这是走过来说道:“阿姨,周叔叔哪敢骗你呢,其实这有科学根据的,虽然老百姓说不出来,但是千百年的实践,总有一定的道理的,迷信并非完全迷信。比如我爹现在吼叫几声,开始有急躁的心理,可是吼叫几声,急躁的心情得到疏解。用科学的话来说,在空旷的田野大声叫几声,肺部的污浊空气得以排除,自然有益身心健康。”说完,猛的吸进一口空气,大声在空阔的原野,呜呜呜地欢唱开来。
杨帆的话在理,有理有据,不由薇娟不信。周政和也轻轻叫了几声,附近的农民听见了也跟着呼叫着,一个田野都在呼唤,声音此起彼伏,好不热闹,这就是秋收丰收喜悦的声音。薇娟这时,也被粗矿的激情感染了,但是自持身份,有些放不开,仅仅低声叫了几声,可也顿觉身心舒畅不少。
薇娟掠了垂下的发丝,说道:“这真还有意思,开始我总觉的农民和我们工作人员一样,早出晚归,甚至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吃饭睡觉,如此了了,现在看来,他们也有他们一套的休闲方式,一种别样的文化。随时随刻都可以,比如说扭秧歌,唱山歌……”
周政和点点头说:“是的,农民只是没有钱,没有什么地位,其实说来他们……”
杨帆截嘴说道:“叔叔,阿姨,莫要长篇大论的,那是我们不能探讨完的话题,说来说去,无非没有主动权,没有权势,归根结底,三个字没有钱。”
周政和笑而不答,算是承认杨帆的说法。
大家热火朝天忙了一阵,倒是一个好的锻炼身体方法,眼到手到,弯腰,起身,相互配合需要默契,不但锻炼了身体,而且增加了彼此的感情。
黄昏,天渐渐地黑了,蝙蝠的翅膀织满了天空,晚霞满天,夕阳西下,鸟雀归巢。
杨帆把稻草堆积起来,点起了一把野火,活熊熊地燃烧了起来,照亮了整个田间天空。稻草里没有脱粒干净的稻谷,在火中劈里啪啦,响动开来。
杨帆,小孟,杨立三人,在火堆附近,顾不得烈火的炽热,寻觅着爆米花,吃的满嘴焦炭,黑糊糊的。杨帆甚而背着杨老头,故意去偷几把稻穗,在火中烧烤爆米花,爆米花炸开来,胖乎乎的,白白嫩嫩的遍地都是,三人笑呵呵地满地寻找,左手一个爆米花,右手一个,那时的童趣,笔墨不能形容它的万分之一。
杨帆家的三亩田,仅仅用三天便收割脱粒干净,晒好藏进了仓库。本来许多人要过来帮忙的,可是看见杨帆家都已经半机械化了,人手又足够,就招呼了一声不过来了。
杨帆家的收割机成了热门,许多人过来借用,排起了长队。乡里乡亲,怎能不借,也不能厚此薄彼,杨老头要他们自个商量去,谁先用谁后用,他不管,但是希望大家爱惜工具一点。借的人太多了,有的甚至晚上作业,开着收割机收割稻谷。别人还以为偷盗呢。
杨文强家杨帆也去帮忙了,两家算是村里最先收割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