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被迫创业(第2/2 页)
新修缮一下,刘庸拿出了仅剩的一点积蓄,将三间瓦房修复如初。
刘庸开始了如履薄冰的生活,好在房子修好后,玲珑也搬回了老家,平时她也异常节省,除了生活必须,不怎么花钱。
但和周围同龄人的差距也逐渐展现出来,和刘庸同龄的人条件好的一个个开始在浮洲买了房子有了家,周围也都盖起了两层楼房,汽车也是一辆接着一辆停在了老家狭窄的过道上。
玲珑长时间在农村带孩子,性情逐渐改变,她脑海里很多价值观开始被自己质疑,她质疑那些文学史上的风花雪月,美好赞歌都不曾经历生活的残酷和洗礼。她质疑刘庸所述的哲学,如果生活行为上的自由无法保障,那所为的精神自由也只能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但这一切都像是命运的安排,玲珑也只是偶尔和刘庸发发牢骚,说完后又赶紧安慰,感觉有些话还是不该说,这又怎么能怪刘庸呢!
时光如梭,小刘进的成长是给两个人最大的欣慰,不知不觉这个小不点已经三岁,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玲珑终于开始着手寻找新的工作,但接送孩子的时间上还要错开,这样的工作也不是很好找。
对于刘庸来说,压力巨大的三年终于熬到了头,接下来,创业计划,他准备开始实施。
纵观历史,所有的成功无不是需要一番艰苦卓绝的创业。
可对刘庸来说,这几乎是一条完全被堵死的道路。
资金,人脉,天时地利没有占据一条,至于个人能力也暂且是一腔孤勇。
可如果不这么做,一点希望都没有,他和玲珑需要依靠微不足道的薪水来养孩子买车子房子,一年除去开销最多有两万的存款,还不能有什么变故,这样算来一个房子的首付就需要火中取栗的奋斗十年,必须要试一试!如果失败了大不了反过来就过这种生活。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开始,这个契机又在哪里?汽车行业的门槛很高,前期没有一两百万的启动资金根本无法进入。他所熟悉的其他行业也同样面临着资金,人员和技术的问题。
没有本钱,他从摆地摊卖煎饼果子的生意到开小饭店,到游街卖水果,市面上能够想得到的全都设想一遍,最终他还是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些设想。这些小生意有的确实也能挣大钱,但前提是经验技术味道,这些他都需要从零开始,以现在的情况,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上有八十老太太。说急于求成也好,说不肯吃苦也罢,这些小生意如果干得中规中矩,充其量和他卖车赚的钱差不多。
正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汽车厂家的老领导恰逢时宜的找到了他,他告诉刘庸厂里准备招商,因为近年来销量不温不火,降低了门槛,但考虑到后期投资,依然需要一个有经济实力的合伙人。刘庸再次发起愁来,这是圈子问题,上哪去找一个能拿出这么多钱的合伙人,他对汽车销售行业不了解的话也是不会投资的,况且这个品牌仍处于成长时期,短时间的资本生利主义根本无法实施。
刘庸开始到处寻找合伙人,寻求变通的机会。项目有了,目的就很明确,准备可行条件进行启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