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第2/2 页)
不衰的世界性題材,是藉此展示人性變異的富礦和良港。已經成功地操練出諸如《蹉跎歲月》等知青題材作品的葉辛,既不想重複自己,也不願重複別人。他以一種曲徑通幽的方式,從良知,從親情這麼一種細縷而又強烈的感情關係中去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且通過他們,營造了一種自然熨帖的生態心緒及氛圍,折射出當今大上海的世態人心。
把感情扭曲了給人看,是葉辛在把握遺棄與重逢這個大命運時最成功的操作,也是《孽債》打動人的主要原因。&ldo;孽債&rdo;本來只屬於沈若塵、梁曼誠、吳觀潮他們,而不屬於孩子。五個尋親的外來孩子千里迢迢走進一個個陌生而又有著血緣關係的上海家庭,他們並不是來尋討或索取,只是為了親情,為了想念,為了那一絲觸摸不著的血脈的相連。這本是純潔而又真誠的情感,然而,他們卻像做錯了什麼,整日惴惴不安,懂事地注視著&ldo;親人們&rdo;的反應和臉色。當情與理、情與愛、情與恨、情與嫉一系列令人怦然心動的場面不合時宜地展露在他們本應單純的生活空間時,他們只能抱著愛心而來,受著傷害而去,這怎能不叫人心酸難禁?這樣的情感扭曲叫人怎能無動於衷?孩子們代大人們,代他們尚不知曉的那個年代承擔&ldo;孽債&rdo;,這對一切有良知人的心靈世界的撞擊無疑是巨大的。
以上只是眾多報刊評論中的零星幾篇文字,說的都是好話。我想,在下面的一篇文章中,我也應該客觀地寫一寫當時好評如潮中的一些批評意見。想必這也是今天的讀者所關心的罷。
(2001年8月)
對於《孽債》的批評(1)
在一片叫好聲中,隨著《孽債》電視連續劇的熱播,也出現了一些感覺不足的議論和批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