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2/2 页)
不拘一格,廣招人才。同治初年,他多次舉行這類恩拔、特科,以期增強政權的實力。
在奕訢的倡導下,各地要員紛紛薦舉人才,如曾國藩和胡林翼保舉羅澤南、李續宜、李續賓、劉長佑;駱秉璋推薦左宗棠、田興恕;勞崇光保舉張國樑等等。
通過任用親貴,平反冤獄,選拔人才,奕訢不僅極大地提高了自己在朝野內外的聲望和地位,而且空前增強了大清王朝的凝聚力,為同治中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部分
第十二章 重用漢臣,剿滅太平天國起義(1)
政變成功之後,擺在奕訢和清廷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迅速消滅太平天國農民大起義,穩定政變後的政局,從而加強對全國的有效控制。
1860年11月,江西、湖北一帶起義軍紛紛參加太平軍,起義部隊又得壯大。1861年春,陳玉成率軍從安徽進入湖北,三月攻克黃州,逼近武漢,湖北巡撫胡林翼急得吐血。1861年10月間,李秀成、李世賢軍隊由江西入浙江,連連攻克金華、處州(今麗水)、臨安、餘杭等城,蘇南和浙江告急。已為議政王和軍機首座的奕訢,屢屢收到戰危奏報,每一份奏報無不令他揪心。他發誓,愛新覺羅的天下決不能讓這一群烏合之眾給擊垮,要讓她在我的手中重新煥發出生機。
然而,昔日的八旗勁旅,早已失去了先輩們驍勇善戰、所向披靡的雄風。60萬人眾的綠營軍武備廢弛、紀律渙散、聞戰色變。整個清軍主力無論八旗還是綠營均已不堪大用、形同虛設。文武將領以避賊為戰略,士卒以逃死為方策,根本無法抵擋呈排山倒海之勢的太平軍。這支氣貫如虹的農民大軍,已經把清朝統治推向岌岌可危的境地。與此相反,一些漢族地主士紳,為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自辦團練,與太平軍對抗,逐漸受到矚目。其中曾國藩創建的湘軍獨樹一幟,於屢次征戰中異軍突起,漸成勁旅。咸豐四年(1854年)九月,該軍一舉攻克太平軍重要據點武昌,曾國藩自此名聲大噪。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