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4 页)
�簧砻�频嘏艹隼矗��飧鲂∽邮腔抵郑�歉鋈嗽��鋈朔浅2恍校�撬�惺裁雌肺叮克�裕�肺蹲芴迳虾臀幕�故怯蟹浅C芮械墓叵怠!蔽颐窃谕�弦部吹饺嗣嵌阅承┫雀黄鹄吹娜说拇炙仔形�姆锤小2渭�吨泄�烁坏锰�炝恕±床患爸�涝趺醋龈蝗恕罚�//cn�biz�yahoo�/050106。由此也可看出,人们目前对品味的评价,常常自然而然地落在对他人衣食住行等方面消费行为的判断上。
高雅的尴尬
中产阶层作为合法文化(亦即高雅文化)的主要消费者,他与文化的关系不是因为其阶级本质而是因为它在社会空间中的位置造就的。中产阶层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他对合法文化的关系,决定了他的渴望然而焦虑、天真然而认真地要抓住它的行为。”由于对文化的解码能力来自对文化获得符码方面的熟悉程度,“小资产阶级充满了对文化的崇敬”。Bourdieu; op�cit�; pp�327 ;321�故而,在法国,一个拥有再多物质财富的人,如果他缺乏欣赏古典艺术的能力,缺乏有关的专业性知识,也很少去参观艺术展、听音乐会,那他也绝非一个典型的中产,更不是会受到人们尊敬的有品味的人。凡勃伦说过,审美力的养成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他要在多少带些刻苦的情况下进行钻研,学会怎样在适当的方式下过他的表面的有闲生活。这位绅士必须痛痛快快地消费符合其身份的那类事物;同时与此密切相关的一点是,他必须懂得怎样用恰当的方式来消费。他必须在恰当的方式下来过他的有闲生活。凡勃伦,同前引书,第57页。所以布迪厄才会说:“资产阶级品味的公式是以时间、金钱及精力方面最大的投入来换取最小的‘收益’。”Bourdieu; op�cit�; pp�379~380�吉登斯有言,各国中产阶层的发展轨迹之所以会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其主要原因即在于文化的不同。Giddens; Cf� Vidich; op�cit�; pp�103~129�比如美国中产阶层已不再是以欧洲文化为楷模的成长时期,它发展出自己独有的文化;用甘斯的话说是培育出了具有独特区隔标准的趣味文化与趣味公众。趣味公众以阶级变化而变化;趣味文化则以相似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为基础。每种主要的趣味文化都有自己的绘画、音乐、小说、纪实、诗歌、报刊、电影、电视节目、建筑、喜爱的食品等诸如此类的东西;而且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作家、艺术家、表演艺术家、批评家等等。美国高雅文化的趣味公众多为文化专业人员,主要来自上中层阶级。Gans; op�cit�;pp�7; 92~95�而在目前的中国,中产阶层与高雅文化之间则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之中。
。 想看书来
想象:中产阶层的文化品味(3)
只要一提高雅文化,中国人总是把它与西方文化艺术形式联系在一起。接受我们采访的中产阶层人士一谈到高雅文化,也都会提到对西方艺术形式的欣赏。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往往成为只能以民间艺术与草根文化的身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受到政府的保护。曾经作为中国戏曲艺术典范的昆曲,在2001年5 月18日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而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与现代生活快速节奏的脱节也影响了人们对之的态度。访谈对象N5就说:“有一次发什么昆曲的票,我才不要去,哼哼呀呀的,半天一句话,急死人的。但是像有一次美国青年交响乐团来演出,我就去看了,这个我喜欢的。当然,曲子也要是自己熟悉的,比如施特劳斯,耳熟能详的才行,你要是放门德尔松,什么D大调第几,那也不行。”耳熟能详,其中透露出来的就是个人的熟悉程度,也就是某种艺术形式被接受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