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4/5 页)
我猛然记起了开刀前那狠狠的一掌,这一掌早已把致远的心脏打得已经紧缩起来,这就让血液循环的速度大大地减缓了。所以此时,虽被挖去两块肉,但流血却不多。
这是多少代刽子手在漫长的执刑过程中,积累摸索出来的经验啊!
这种残扔的经验,不要也罢!
我的心猛地一缩,看到致远的脸上还保持着临刑不惧的高贵姿态,但有几声细微得只有前排的看客才能听到的呻/吟。
王老四尽量地不去看致远的脸,也许是他听惯了被宰割的犯人们发出的凄惨号叫,在那样的声音背景下他才能够保持着高度的冷静,但遇到了致远这样能够咬紧牙关不出声的硬汉,耳边的清净,反而让他感到心神不安,仿佛会有什么突然的变故出现。
于是,王老四聚精会神地把这片肉扎在刀尖上,一丝不苟地举起来示众,先大人,后官员,然后是面如土色、形同木偶的看客们。
有人又在一旁高声报数道,“——第二刀!”
O(∩_∩)O
温馨提示:接下来的内容会引起您的不适,请选择性阅读~~
第262章 刑罚秘笈(1)
为什么刽子手要向监刑官员和看刑的群众展示从犯人身上割下来的东西吗?这里面基本上有三个原因。
其一,显示法律的严酷无情和刽子手执行法律的一丝不苟。
其二,让观刑的群众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收束恶念,不去犯罪,这是历朝历代公开执刑并鼓励人们前来观看的原因。在现代,不也是一样吗。
其三,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无论多么精彩的戏,也比不上凌迟活人精彩。
对于这么精彩的“戏”,我是不是再继续假装是看客?那种想帮却帮不了的无力感,深深淹没了我……
王老四在向众人展示挑在刀尖上的第二片肉时,我想到了多年前,在图书馆的线装书旧书架的角落里发现的一本线装书,那是一本纸张发黄变脆的秘笈,那上边绘着笨拙的图画,旁边加注着很多的文字。
题目早已记不起来了,纵然过去了很多年,有些内容却刻入脑髓,一生难以磨灭。
书上记载了各种各样的刑罚及施行时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图文并茂,可谓一部经典著作。
那上面有一篇详细地解说着凌迟之刑。
凌迟分为三等,第一等的,要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二等的,要割二千八百九十六刀;第三等的,割一千五百八十五刀。
不管割多少刀,最后一刀下去,应该正是罪犯毙命之时。
所以,从何处下刀,每刀之间的间隔,都要根据犯人的性别、体质来精确设计。如果没割足刀数犯人已经毙命,或是割足了刀数犯人未死,都算刽子手的失误。
完美的凌迟刑的最起码的标准,是割下来的肉大小必须相等,即便放在秤上称,也不应该有太大的误差。
这就要求刽子手在执刑时必须平心静气,既要心细如发,又要下手果断;既如大闺女绣花,又似屠夫杀驴。任何的优柔寡断、任何的心浮气躁,都会使手上的动作变形。
要做到这一点,非常的不容易。因为人体的肌肉,各个部位的紧密程度和纹理走向都不相同,下刀的方向与用力的大小,全凭着一种下意识的把握。
O(∩_∩)O
让我们来一同见证完美的凌迟~~
第263章 刑罚秘笈(2)
天才的刽子手,是用心用眼切割,而不是用刀用手。
所以古往今来,执行了凌迟大刑千万例,真正称得上是完美杰作的,几乎没有。所以凌迟的刀数越来越少。
就像这一次凌迟,五百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