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5 页)
起来了。
历史决不倒退,文坛是无须悲观的。悲观的由来,是在置身事外不辨是非,而偏要关心于文坛,或者竟是自己坐在没落的营盘里。
八月十日。
(原刊1933年8月14日《申报·自由谈》,后收入《准风月谈》)
①本文1933年8月14日发表于《申报·自由谈》时题为《悲观无用论》,收入《准风月谈》时改为现名。
②章实斋即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代学者。乾隆进士,官国子监典籍,后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著有《文史通义》等,另编纂《史籍考》。
③袁子才即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诗人。乾隆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因论诗张扬灵性及收纳女弟子等事端,为时人非议。章学诚《丙辰札记》抨击袁枚谓:“近有浮薄不根之人,倡为才子佳人,名色标榜,声气蛊惑,士女尽决礼义之防。一时无识男妇,竞相趋附,轻于蛱蜨扬花,无复人禽之别。又有一种江湖笔墨,油口禅机,倡为三教同源,造为声色货利不害禅定之说。挈带不男不女一辈,干谒贵显,阴邪倾僻,无所不为。而原其所始,不过为阿堵物。术干巧取,与山人奔走都市,同一俗品。”
④李莼客即李慈铭(1830—1894),字伯,号莼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末官僚文人。光绪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著有《越缦堂日记》等。
⑤赵叔即赵之谦(1829—1884),字叔,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末书画篆刻家。有《二金蝶堂印谱》、《勇卢闲诘》等存世。李慈铭曾在《越缦堂日记》中贬斥赵之谦,有“亡赖险诈,素不知书”等语。
⑥《民报》和《新民丛报》之争《民报》,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初为月刊,后不定期出版;1908年10月被日本当局查禁,后于1910年2月复刊,出两期后终刊。《新民丛报》,清末改良派刊物,梁启超主编;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刊,半月刊,1907年冬停刊。《民报》与《新民丛报》曾就革命与保皇、民主立宪与君主立宪等问题展开全面论战。
⑦《新青年》派和某某派之争《新青年》,综合性月刊,陈独秀主编;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自第2期改名《新青年》,1922年7月停刊。“《新青年》派”,指《新青年》主要编辑者和撰稿人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五四时期他们与林纾、刘师培等文化保守主义者展开激烈论辩。
⑧“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语出《庄子·齐物论》。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揩油”
“揩油”,是说明着奴才的品行全部的。
这不是“取回扣”或“取佣钱”,因为这是一种秘密;但也不是偷窃,因为在原则上,所取的实在是微乎其微。因此也不能说是“分肥”;至多,或者可以谓之“舞弊”罢。然而这又是光明正大的“舞弊”,因为所取的是豪家,富翁,阔人,洋商的东西,而且所取又不过一点点,恰如从油水汪洋的处所,揩了一下,于人无损,于揩者却有益的,并且也不失为损富济贫的正道。设法向妇女调笑几句,或乘机摸一下,也谓之“揩油”,这虽然不及对于金钱的名正言顺,但无大损于被揩者则一也。
表现得最分明的是电车上的卖票人。纯熟之后,他一面留心着可揩的客人,一面留心着突来的查票,眼光都练得像老鼠和老鹰的混合物一样。付钱而不给票,客人本该索取的,然而很难索取,也很少见有人索取,因为他所揩的是洋商①的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