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第1/2 页)
懷王之約制定的時候,正是秦軍兩大主力會師河北,章邯破邯鄲、王離圍巨鹿的時候,趙國的求援使者連連不斷抵達彭城。楚國是反秦的首事國,反秦陣營的盟主。吸取戰國末年各國互不相救、被秦各個擊破的教訓,懷王政權做出以楚軍主力渡黃河援助趙國的決定。同時,另外派遣一支偏師部隊,西向進攻關中,直搗秦都咸陽。懷王分兵兩路的決定,引動項羽、劉邦和宋義三位英雄的登場。
自從周文軍入關失敗以後,秦軍先後攻滅張楚陳勝、趙王武臣、魏王魏咎、齊王田儋、楚將項梁,收復了三川、潁川、南陽、陳郡、東郡、上黨、太原、邯鄲等廣大地區,形勢一片大好。黃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區的反秦軍已經退守到泗水、薛郡一線。黃河以北地區,章邯軍與王離軍兩支秦軍主力會師,圍困巨鹿城,正準備一舉攻滅趙國。秦國首都關中地區,日漸遠離戰事,已經內外重新設防,再次成為易守難攻的戰略後方。在這種形勢下,直接西進、深入秦國後方攻取關中,無異於虎口奪食,諸路楚軍將領,沒有人看好這項任務。然而,項梁戰死後,項羽仇恨秦國益甚,執著於滅秦復仇。他是勇敢無畏的戰士,主動請纓,願意率領本部人馬,奉懷王之約,西進攻取關中。
楚懷王熊心是項梁所立,做了楚王以後,被項梁打發到盱台後方,處處仰仗於項氏,沒有實力和實權。親政以後,對於項氏的巨大勢力,一方面不得不藉助,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有所抑制。項梁死後,項羽成了項氏的領軍人物。項羽勇武善戰,其軍事才能、軍功威望,楚軍將領中沒有人能夠與他相比。不過,項羽年輕使氣,剽悍橫暴,難以控制。對於項羽,懷王及其左右的方針是有控制地使用,決不願意單獨委以重任,更不願意看到項羽坐大稱王。經過仔細的計量以後,懷王沒有接受項羽的請求,他將奉約西進攻取關中的重任,交給了劉邦。懷王及其左右認為,劉邦老成持重,寬懷大度,西進有利於爭取秦國人心,功成後也不至於不可駕御。懷王與項羽之間,由此種下了嫌隙不和的根,劉邦與項羽間的爭鬥,也由此埋下了種子。懷王不准項羽西進的請求,而是授與項羽另一項任命,作為大將宋義的副將,隨同楚軍主力北上援救趙國。
宋義的發達
宋義是謹慎持重的人,與齊國關係密切,與項氏不和。宋義的出現,使懷王得到可以抑制項氏統領楚軍的人選。他對宋義,信賴而寄予厚望。
宋義原是項梁的部下。項梁在東阿、濮陽大敗章邯,又在定陶附近再次擊敗秦軍,接到項羽、劉邦斬殺李由的捷報後,滋生了傲慢輕敵的情緒。當時,宋義曾經勸諫過項梁。陶醉在連戰連勝歡快中的項梁聽不進去,反而嫌他敗興沮喪,打發他離開軍隊,出使齊國。在去齊國的路上,宋義碰見齊國的使者高陵君顯。當宋義知道高陵君顯將去定陶見項梁後,勸告他說:&ldo;我預見項梁軍近日必敗。你慢行緩去,可以免於一死,急行快去,必將大禍及身。&rdo;高陵君顯將信將疑,信其無不如信其有,於是放慢行程,在路上果然得到項梁軍敗身死的消息,大為嘆服。
懷王親政,高陵君顯改道到彭城謁見懷王,將這件事原原本本地講述給懷王。他向懷王推薦宋義說:&ldo;戰爭尚未開始,就能夠預見其敗象的人,可以說是懂得帶兵的人。&rdo;懷王正在物色能夠取代項氏的楚軍統帥人物,於是他召見宋義,傾聽他對今後軍國大事的意見,大為稱意。於是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號為卿子冠軍,出任楚軍統帥,統領楚軍主力援救趙國。卿子是尊稱,冠軍的意思是在諸軍之上。在宋義麾下,項羽出任副將,范增出任末將,桓楚、英布、蒲將軍等各部楚軍將領,都在軍中。
二世三年十月,宋義帶領楚軍由彭城誓師出發,北上救趙。楚軍北上走沛縣、胡陵、亢父,進入無鹽縣(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