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
两个家人听了管家一席话,如大梦初醒,心想怪不得这两日大街小巷的转悠,连街心叫花子都没上前打听过,原来是这么回事。既是这样倒乐个轻松,并且又是吃喝又是游玩,打从娘胎生下来,还没这样潇洒过。于是对管家说的话头点得如捣米一般。三人回到府上,顾不得劳累,上堂来向老爷和太太禀报。
员外和夫人端坐在太师椅子上。见三人来到堂上,员外问:“孩子父母打听到了么?”
管家回答到:“禀报老爷太太,小的三人到了城里不敢怠慢,分头查找,把满城大街小巷跑了个遍,连住在桥洞的叫花子都去打听过,可是没有一人听说谁家丢了孩子。后来我们又跑去官府询问,官府老爷说没人来报案。所以小的们只好空手回来了。”
员外听后沉吟说:“孩子找不着父母将如何是好?”
管家马上接口劝说道:“我们全城找遍了也找不着。想来这孩子肯定是家穷扶养不起了,家人就把他带来城中,乘人多混乱时把他丢下不管了。这孩子真是福气大,遇着了老爷和太太,也算是和老爷太太有缘。请老爷和太太看在孩子可怜的份上,就把他收下作自己的儿子吧,将来也好孝敬俩位老人家。”
管家这席话,正好说在员外夫妇的心坎上。员外等管家说完,思考了一下,显得无可奈何的样子说:“既是这样,总不能让孩子从小就没了父母。就烦夫人劳点神,认他为儿子吧。”
管家一听,赶忙上前跪拜说:“恭贺老爷太太喜得贵子!”
在场的其他家人一见,谁也不愿放过这讨功的机会,于是齐唰唰跪拜在管家身后,向老爷和太太道贺。员外见此,马上吩咐管家下去着手准备,邀请所有亲朋好友和镇上有头有面的重要人物,来府上参加认子酒宴。并对下跪的家人全部进行赏赐。夫人说管家和两个家人出门劳顿辛苦,每人多给了二两银子,乐得两位家人屁颠屁颠的快活了好几天。
正如管家所说,这个孩子福气大,鬼使神差的从平民之家进到了乡绅富豪之门,成了阔家小少爷,整天被家人围着捧着转。过起了饭来伸口,衣来伸手的锦衣玉食生活。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不过小少爷也知道争气,长到七岁时便开始跟先生识字读书,后来考中了秀才。本来应往举人的路上走,只是见父母年事已高,相公孝顺,不愿意抛开父母出外求取功名,所以决心留在家门照顾二老善终。
老夫人过世后没到一年,员外便又随了去。相公是孝子,照料二老尽心竭力。员外倍受感动,去世前就把相公独自叫到床前,断断续续的把他的身世挑明了,要他往后如果找着自己的亲生父母,就把父母接来府上安住。相公听说后,感动得痛哭流涕,几天几夜守在员外身边,直至父亲归天。
相公从老爷口中得知自己的身世,把老管家叫来仔仔细细的盘问。老管家听说员外亲口向相公道出了这个秘密,不敢相瞒,就把当年四岁的相公,元宵节庐州城观灯火走失父母的事情,一五一十道了出来。
相公听后不慎感叹,便常常一人独自落泪,心头思量,当年父母带着四岁的他观灯火,一定是住在庐州城的周围。父母丢失了儿子,一定是痛不欲生吧。如今自己继承这如此大的家业,天天想受荣华富贵,而亲生父母不知现在生活怎么样?想来想去,决定尽快寻找父母。
但考虑到在没找着亲生父母之前,别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相公连妻子也没告诉一声。只是令管家带着两个心腹小厮,以出远门办事为由,到庐州城周围各村庄暗防,打听谁家二十年前上庐州城观灯火丢失了儿子。
三人带着特殊使命,来到庐州城旅馆住下。白天便出城外去周围的村落,挨家挨户打听,晚上回旅馆歇息。半个月之后终于有了消息,竟然有三对夫妻找上来说丢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