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页)
“哪个?”齐桓公来兴致了。
“鄣国,就是原来纪国的附属国,后来,纪国被襄公给灭了,这个小国就一直和我们敌对,乘现在有空闲,正好解决一下。”
“对!这个烦人的小国原来就说要解决掉的,一直耽搁着。还是一贯的政策,先降,不降就灭。”君臣会意地笑笑,做再伟大的政治家也要会讨好上级,没有说拉着脸,直言不讳的政治家能够完成什么大事的。
管仲在此之前,其实,已经打算对鄣国进行军事行动,此刻只是借口把齐桓公的忧虑暂时转移开,缓解这种君臣上决策的压力。上头说想打,下头否决了,上头肯定不高兴,不高兴的话,彼此之间就潜在地产生了一种隔阂,日久,关系就会紧张。即便彼此明白要相互理解,但是心理上有些毛病是自己不能控制的,所以,政治家也要学会柔软地缓解关系。
君臣一笑,反而增加了默契感,这是政治的艺术。
在夏季的时候,管仲就安排了兵力集结在鄣国的附近,《东周列国志》里说管仲就派大司马王子成父在面对着鄣国那边的城墙上巡视了一天,鄣国就害怕得投降。这个说法是有些夸张的,而且其文中说齐桓公在被管仲否决伐楚的想法之后,提出要攻打鄣国,也是错误的。齐桓公担心的斗穀於菟做楚国令尹是秋天的事情,而解决鄣国是夏天就已经部署的,所以,在作者认为,管仲很早就已经在部署对付那些小国,鄣国是第一个。
至于鄣国,的确是投降的,还不是立刻。管仲在夏天的时候部署了兵力,是想对鄣国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使其臣服于齐国。但是,鄣国没有立刻投降,而是去求助鲁国政府的帮忙,当然鲁庄公是不同意救援的,可是,有一些和鄣国亲近的“反齐”派别的人士有率领小军队企图前去营救,算是义气吧,救援军队到了“成”这个地方就不敢前进。为什么呢?猪都知道,那么点兵力去和齐国精锐的三军去打,等于白白送死。所以,就义气到那里了,再前进就不是义气了,就是去送死。
《左传》鲁庄公三十年经中记载:“夏,次于成”。说的就是想来救鄣的鲁国军队在“成”这个地方停止前进,驻扎在那里,其中没有记载率领的将领,没有记载兵力多少,只能说明是小部分军队。
鄣国从夏天等到秋天,麦子都等黄了,一看没有什么希望了,再等下去,金黄的麦子说不定被攻打的齐国军队收去,到时候,自己不就亏大了,于是,就别等着义气了,降了吧,不降等死啊!这样“识时务”的国家交的政客朋友的义气也就是那样了。
“秋,七月,齐人降鄣”。 。 想看书来
剿匪记
刚刚没有费多少力气降了鄣,九月份出现了一次日食,这次鲁国的史官没有在上厕所或者酗酒睡在家里,很认真地记下了日期:“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人们正在议论日食这种奇怪的现象时,河北北部、辽宁南部的燕国(北燕,不同于“五大夫谋反”事件中河南北部的南燕)派使者从大老远地跋山涉水来求救,请求齐桓公出兵帮他们摆平一年到头侵犯抢掠他们的山戎。
人的名气一大了,就容易招惹很多事情,特别是像齐国举着这么一面仁义的盟主大旗,而且身负维护地区稳定的责任,诸侯们有困难不找你找谁呢。
齐桓公问管仲怎么办?那么老远,当时是到辽宁的燕国要绕过泰山,那带都是山岭,不像现在有火车直通,当时是要绕开这带的山区,就等于绕道经过石家庄,而不是从天津、山海关去辽宁。而且这带山区也是一些山戎势力的地盘,从那里经过的话,肯定是过不去的,要被“土匪”“打劫”。
管仲也发愁,思量半天,说:“作为中原盟主,九州之长,诸侯有难不能不救,况且此次若因为路途遥远不能救援,那么,日后*楚国,其他诸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