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入学(第1/2 页)
清晨终归有着凉气,紧了紧衣裳,李承平暖和不少。
不仅身暖,心同样暖,身上这件小夹袄还是前几日他娘才正式完工,没有那么多补丁,料子完整的很,许莲的一双巧手,很好的把补丁那面缝在了里边。
按许莲的说法,既然读上了书,那就要有读书人的样子,整个人不说吃穿好坏,走出去给人感觉的精气神就要不一样。
拎着大姐李若缝制的书袋,李承平觉得自己不好好读书都对不起用心为自己付出的家人。
若是先前他想要读书是为改变自己在这个时代的现状,那么这一刻却好像变了,他承载的不仅是个人的好坏荣辱,肩负的更是全家人的希望。
刚出门,李承平就看到了爷爷,李固大概是起的更早,卷起裤脚,蹲在地上抽着旱烟醒神。
“收拾妥帖了,弄完了,咱们一会儿就准备出发去学堂。”
“爷爷,我已经收拾完了。”
点头应了一声,余氏从厨房探出个脑袋,拿着两个热好的窝头和用竹节做成的水壶塞到小孙子书袋里。
俯身摸着李承平的后脑勺,笑道:“吃饭慢慢吞,赛过吃人参,以后吃饭慢着点,别急。”
李承平点头应着,看着家里人为他忙前忙后,他心里暖暖的。
奶奶叮嘱他吃慢点,真的不是李承平想要吃那么快,可是自家的饭真的一言难尽。
李家亦如其他农家一样,一天只吃两顿,既晌午和晚上,晌午吃的多是窝头和黑面馍馍。
窝头和黑面馍馍可没有那么简单,多是杂粮掺合着做成,里面大概还有许多硬硬的稻壳,一吃进嗓子,甚至直拉嗓子眼。
味如嚼蜡,干的直掉渣,每次若不是吃的快点,李承平都不知道能不能缓过来。
其实早先李承平很是疑惑,自家这么些个壮劳力,爷爷又是村长当年还是百户,大伯更是村里唯一一个童生,日子咋过的这么清贫。
渐渐的,李承平才在老爹嘴中知道真相,爷奶是苦日子过来的,当年正因为天灾人祸,乡里吃不起饭,爷爷才会响应太祖皇帝的号召出乡参加义军。
奶奶的父母兄弟更是在大灾之年活活饿死,打那以后,不管家中年景如何,她都是能省就省。
从苦日子过来的兄弟几人对余氏的做法深表理解,家里慢慢就成了这么个简省的状态。
奶奶的想法就是人饿不死就成,但李承平知道这样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对的。
好好的生活硬是被他们搞成了生存,但余氏有一点很好,就是爱惜儿孙,只要李承平他们嘴上念叨,余氏虽然骂骂咧咧,但仍旧会给他们做好吃的。
对于现在的生活现状,李承平只能表示日后通过自己的影响慢慢改变,什么年纪做什么年纪该做的事,他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读书。
“奶奶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李承平的回答透露着些许坚定。
一听这话,余氏顿感为孙子干的任何事都没有白费。
大概是秋收刚过去的缘故,村里人无事可做,纷纷窝在家里,李承平一路过来硬是鲜少见人。
今年的冬日来的尤其之早,北风吹来的丝丝凉意,催促着李承平的步伐都加快了不少。
怎么可能真要爷爷送,拢共就是几步路,在村子里又丢不了,行至一半,李固就被李承平推了回去。
到底是上了年纪,李固脖颈受不了寒。
......
一日之计在于晨,陈夫子早早就打开了学堂院门,他没有在门口等待,回屋给自己泡了一杯茶,静坐在靠椅上看起了书。
李承平刚到学堂门口,李阿贵就拉着他往自己座位旁边牵,“三小,你可总算来了,都不知道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