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页)
全有關的事情。
這從個體來講,是生命力的表達在尋求對象。也就是說,自我實現,工作,忙碌,本身
是人的高層次需要,仿佛溫飽、安全、愛是需要一樣。從群體而言,也是釋放群體內部緊張
的一種方式。世界上沒有第二種動物像人類這樣以如此之大的規模常年聚居。由生存空間的
相互交叉、相互侵入而造成的緊張,如果不能成功地被引導向群體外部(如部落間戰爭),
或者被有組織地聚集於非生物性的對象(比如石建築),難免對群體構成不穩走的威脅,而
這種既符合個體需要又符合群體需要的根本趨勢,也正是不斷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根本動力
之
人若不是把動物用來休閒的時光和精力用來忙碌,何來文明?
為了第一需要
當我們看到瑪雅人留下的那麼多廟壇、球場、觀測台,不禁會想像與我們一樣的同類生
物是如何勝任這樣巨大的體腦勞動的,他們的飲食起居有沒有特別之處。最簡單他說,他們
以什麼為生,吃什麼?
回答是瑪雅人食物的80%是玉米,各式各樣的玉米。相應地,玉米種植也就幾乎是瑪
雅農業的全部。
在建築、雕刻、文字、曆法等方面都有超凡造詣的瑪雅人在農業發展上特別遲純嗎?如
果這麼說,則著實有些冤枉了他們。瑪雅人至今仍沿用著3000年來基本不變的農業模式:
種玉米。但這得歸因於他們居住的這片草木繁盛、石灰岩居多、土層低淺的熱帶雨林土地。
今天,瑪雅人用鐵製的工具取代了以前的石斧尖棒,但耕種方式和工具仍然局限於祖宗
留下的老規矩。先伐木,後燒林,再播種,然後每年變換玉米地的場址。使用的工具是淬火
的尖頭植種棒(xul),石斧(bat),還有用來裝玉米種子的草袋(chi)。
那麼,為什麼沒有其他方式或用具適應瑪雅人這片土地呢?第一,此地土層很淺,一般
只有幾英寸深,間或出現一些小坑,也不過一、二英尺深而已,而且實為罕見。再者,當地
天然石灰岩露出地表的情況很多,無論你用什麼農具翻土,犁、鋤、鏟、杴、耙,都是白搭。
美國一些農業專家前去實地考察之後也不得不承認,瑪雅人的方法就是最佳選擇。如果把現
代農業機
械開進這片密林,那只能是殺雞用牛刀,大而無當。
既然玉米農業構成瑪雅人口糧的大部分,又是瑪雅農業的全部,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具
體耕作的步驟。種玉米的整個過程分為11個步驟。
第1步,選址。這不僅是萬事開頭難的一步,也是很有技巧的一步。在這樣不利的耕作
條件下,找地是很辛苦的事。農夫至少得花一整天時間,仔細觀察林中樹木、草叢的長勢,
樹越高,灌木叢越密,它們腳底下的泥土也就越肥。然後他得考慮地與水源的遠近。在尤卡
但半島北乾旱區地表水有限的地方,瑪雅農夫至少要使他的地儘可能靠近某個水窪。在地本
身的因素考慮到之後,還得參考它與村子的距離。這就看各人運氣了,一般情況下總在二、
三英里以外,有時為找一塊合適的地,也會迫得人走上一整天、甚至兩天的路程。尤其當鄰
近的地力都用盡之後,就自然會向遠處發展。這種無可奈何的&ldo;離鄉背井&rdo;或許也是中美洲
地區歷史上飛地較多的原因之一,也可能直接或間接地促成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