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2/2 页)
是永生不滅,為的是不死的靈魂
可以在不腐不敗永遠溫潤的玉石包裹中寄存。
有時,死者的屍灰被放在空心的雕像中,雕像當然儘可能與死者本人肖像。雕像後腦殼
留有一個開口,這是填放屍灰的通道,用死者相同部位的頭皮來覆蓋。瑪雅潘城的庫庫姆家
族是統治者,他們通常把死者用火處理一下,燒到骨肉分離。頭後部鋸下,只留下前部,即
臉部的骨架,然後用松脂捏塑出臉肉來,這個塑像和真人一樣,與前述木雕像性質相同,都
作為家族偶像供奉起來,逢節受享,使人敬畏。
這個說法雖然來自早年西班牙殖民者的記述,但是確有其事。考古發掘部分地證實了這
一點,有一個骷髏頭顱被削,眼窩用木頭塞著,臉部被藝術處理了,是重新造出的死者面相。
保存真容以供瞻仰,這是後人對先人的追懷,也是永生不死願望的體現。
瑪雅人煞費苦心的做法,聽起來頗為粗野,但他們的死亡觀念卻是富於情感的。
1莫利:《古代瑪雅》(the ancient aya),美國加利福尼亞斯但弗大學出
版社1947年版,第32頁。
第二章 種玉米的蜜蜂
忙碌的閒暇
偉大的文明不一定完全來自於閒暇,但閒暇無疑是文明的重要條件之一。
據說人曾經有一日一餐、一日二餐的文化進化階段。動物餓了就出去覓食,有的單獨出
擊,有的集體行動。吃飽喝足,最多要考慮考慮食物貯存問題。進餐的次數能省則省。人類
在形成群居、合作、分工的生存模式之後,大大提高了覓食的成功率。及至發展出畜牧業與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