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部分(第3/5 页)
魏征还是说慢了周军骑兵的进度,当天晚上刘兰成的两万骑兵便抵达了大散关,大军在大散关外二十里外休息,魏征在军中找到了主将刘兰成。
听完周文重的条件,刘兰成点点头道:“天子已有旨意,无论唐军士兵是投降还是战俘,只要拥有良田低于百亩,朝廷都不会剥夺,会继续让他们拥有,其实用不着我承诺。”
魏征笑着劝道:“可他们并不知道天子的旨意,将军还是写一份书面承诺吧!也免得对方觉得太容易,又换别的条件。”
”承诺书我可以写,我不知道周文重是不是真心投降?”
“监军马忠已经被我杀死了,他不肯投降,李渊会饶过他吗?将军请放心,他只有这条路了。”
“好吧!我就相信他。”
刘兰成随即写了一封保证书,派士兵去将这封信射进城内,同时在信上约好了开城投降时间,送信士兵拿上信便催马疾奔而去。
。。。。。。。。。
三更时分,大散关城头上点燃了三支火把,随即城门缓缓开启,刘兰成就在山脚下,他当即对偏将洪文涛令道:“你可率一千骑兵进关,控制住城门,若一切顺利,点火把示意!”
“卑职遵令!”
洪文涛立刻率领一千骑兵向山上冲去,骑兵风驰电掣,很快,大队骑兵便冲进城门,刘兰成紧紧注视着城门,他经验丰富,周文重并不是无路可走,如果他安下陷阱,把自己杀得惨败,他就非但无罪,反而立下大功,所以刘兰成很谨慎,绝不会全线压上。
只片刻,城门处燃起了火把,刘兰成点点头,看来没有问题,他随即喝令道:“大军进城!”
两万大军开始列队向大散关缓缓驶去。
。。。。。。
就在刘兰成率骑兵千里奔袭大散关后不久,周王朝部署在陇右的十万大军也开始发动了,周军兵分两路,李靖亲率五万大军从会宁郡的凉川县沿着黄河南下,直扑金城郡,另一支五万骑兵则由裴行俨统帅,从灵武郡的鸣沙县沿着高平川水南下,杀向平凉郡北部的萧关。
沿途李世民修建的烽燧纷纷点燃了烽火,向数百里外的唐军陇右大营送去了大军压境的信号。
李世民的陇右行辕大营位于安定郡的安定县,这里群山环绕,北方多险关要隘,南面和关中也被重重大山阻隔,只有泾水一条道通往长安,但向东可以很便利地前往北地郡和弘化郡,李世民选择驻兵在这里,正好位于陇右和关中的交界处,无论去陇右还是回关中,都可以随时启程。
在停战的大半年时间内,李世民虽然几次上书父皇,希望父皇能拨付足够的钱粮给他,使他能够继续招兵买马,但李渊开出的条件却简单,要求他回长安述职。
李世民知道,只要他回了长安,他的军权就没有了,他最终没有答应父皇的要求,始终不肯前往长安,那么相应的,李渊也不肯给他拨付足够的钱粮,缺粮也就成了李世民最大的苦恼。
李世民没有办法,只得派侯君集率两万军去河湟屯田养马,秋收后,他的粮食和战马不足的问题就基本上可以解决了。
在派侯君集去河湟屯田的同时,李世民也积极练兵,努力将安定大营内的三万军队打造成百炼精钢之军。
这天上午,一连串的紧急军情向李世民的大营纷至沓来,河湟告急、金城告急,萧关告急,大散关陷落,烽火的浓烟直冲天际,一连串的紧急情报惊得李世民目瞪口呆,他急忙召集属下商议突来的各种紧急军情。
“很明显,这是周军一次蓄谋已久的进攻。”
张公瑾地图前对众人道:“从周军的进军路线可以看出,周军骑兵没有从会宁郡直接南下陇西郡,而是绕了一个大弯,从河西进入河湟,再从河湟东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