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1/2 页)
奧地利是希特勒出生之地,是他的祖國。希特勒在吞併萊茵後,下一個吞併的目標就是他的祖國奧地利。1938 年2 月12 日,希特勒向奧地利發出最後通諜。
奧地利總理許士尼格一方面屈服於希特勒的壓力和威脅,一方面也還想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挽救他的祖國。希特勒聽到這一消息勃然大怒,暴跳如雷,要求取消公民投票,指令許士尼格立即辭職,並下令對奧地利實行軍事占領。就這樣,德軍越過邊境,兵不血刃地占領了奧地利。在希特勒雙腳踏上維也納土地後,演出了一場在德軍刺刀尖下所謂的公民投票的醜劇,使德國吞併奧地利&ldo;合法化&rdo;。希特勒的這一侵略行徑得到了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的
&ldo;友好允許&rdo;,英法兩國則冷眼旁觀,只有蘇聯政府在德國接管奧地利政府的第二天即3 月12 日,強烈譴責德國這一侵略行徑,並建議召開國際會議討論制止希特勒侵略的措施,但遺憾地被西方國家拒絕了。這樣,希特勒這個戰爭狂人更加肆無忌憚地在歐洲遊蕩希特勒在吞併奧地利的過程中,曾於2月20 日在國會宣稱,要&ldo;保護&rdo;捷奧兩國境內的1000 多萬日爾曼人,現在奧地利已經被吞併,下步就要向捷克斯洛伐克開刀了。
1937 年6 月24 日,希特勒制定了向捷克斯洛伐克發動突然進攻的計劃。這一計劃被冠以&ldo;綠色方案&rdo;的美稱,實際上這一代號里暗藏著殺機,隱蔽著陰謀。
當時的國際形勢對捷克斯洛伐克很不利。捷克斯洛伐克是與法國結盟的,而法國的態度受到英國制約,在對待捷克斯洛伐克問題上甚至唯英國馬首是瞻,英國卻不願意為捷克斯洛伐克承擔戰爭風險,因此,法國這個盟友是靠不住的。捷克斯洛伐克與蘇聯也曾訂過互助條約,但條約規定,只有在法國覆行援助義務時,蘇聯才有可能提供援助。法國不僅不願承擔援捷的義務,甚至法國達拉第政府暗地裡還與英國張伯倫政府密謀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勾當。
希特勒利用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德意志人黨頭目亨萊因製造事端。1938 年3 月28 日,希特勒與亨萊因在柏林密談。希特勒指使亨萊因向政府提出蘇台德地區&ldo;自治&rdo;等要求,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拒絕後,希特勒便下令於5 月19 日在捷克斯洛伐克邊境集結軍隊,造成&ldo;五月危機&rdo;。大兵壓境,國家存亡迫在眉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曾經動員人民奮起抵抗,英法兩國在德國威脅危及本國利益,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也一度表示與蘇聯團結。遺憾的是,英法兩國的這種態度如曇花一現,迅即消失。
希特勒不顧德國將軍們的反對,於5 月30 日給德國軍隊下達了&ldo;以軍事行動粉碎捷克斯洛伐克&rdo;的指令,務必在10 月1 日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英國還在&ldo;五月危機&rdo;剛過時就向德國獻媚說:&ldo;英國不想為捷克斯洛伐克犧牲一兵一卒。&rdo;繼而英法兩國就建議捷克斯洛伐克作出犧牲,安撫德國耐心等待&ldo;公正&rdo;解決。在這方面英國首相張伯倫表現得出人意料的急不可奈,於是,臭名昭著的慕尼黑會議在積極的醞釀之中。
張伯倫表示,他本人可以去德國和希特勒會晤,希特勒接到電報感到格外驚喜。張伯倫不顧已經是69 歲高齡,儘管從未坐過飛機,卻破例從英倫三島乘機飛往德國慕尼黑,然後再乘敞蓬汽車去火車站,坐火車抵達伯希特斯加登。希特勒擺出大國元首姿態,既不去飛機場迎接,也不去火車站恭候,而是在他的山間別墅的高高台階上等候張伯倫的到來。
在9 月15 日的會談中,希特勒猶如在發表演說,根本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