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第1/3 页)
面對希特勒德國咄咄逼人的氣勢和蘇德關係越來越緊張的形勢,史達林領導的蘇聯該怎麼辦?這是一個既嚴肅又嚴峻的問題,它沉甸甸地擺在斯大
林和他的決策者們面前,他們必須對此作出判斷並進而制定對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認為史達林和他的決策夥伴們對此毫無準備,那是不正確的。事實上,史達林領導的蘇聯對蘇德戰爭是早有準備的。
從戰略思想上看,蘇聯很早就致力於建立&ldo;東方戰線&rdo;,企圖以不斷擴大西部領土和邊界來鞏固蘇聯本土。蘇聯利用希特勒忙於西線戰事之機,先於1939 年9 月出兵占領波蘭東部國土,並將其納入蘇聯版圖,後於1939 年12 月至1940 年3 月與芬蘭發生武裝衝突,戰勝芬蘭後,從芬蘭手中得到4.1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硬是將邊境線向芬蘭方面推進了150 公里,繼而又出兵占領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於1940 年8 月迫使這3 個國家加入蘇聯。同時,於1940 年6 月又迫使羅馬尼亞割讓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給蘇聯。這樣,蘇聯的西部邊境便向西移動了200 至300 公里。
蘇聯這種通過擴大疆界來加強自身的戰略地位和擴大自身安全係數的作法,既破壞了國際法一般準則,也極大地損害了社會主義國家的聲譽和形象。這種將最危險的橋頭堡建立在被吞併的他國領土之上,以犧牲他國領土和安全換得本國領土安全的作法是強權政治和大國沙文主義的典型表現,是不足取的。從戰爭後果來看,蘇聯這種將他國推上第一線而自己躲在戰壕里避彈的作法,並沒有起到防禦作用,甚至連緩衝的作用也未起到。
蘇聯在戰前還積極致力於改善與美、英的關係。蘇聯與美、英的關係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曾一度緊張起來,蘇芬戰爭發生後,這種關係幾乎到了崩潰的地步。法國敗亡後,這種關係開始有所緩解和改善。1940 年6 月,英國首相邱吉爾致函史達林,提議就歐洲形勢同蘇聯政府&ldo;充分磋商&rdo;。蘇聯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後,出於戰略考慮,英國對蘇聯的舉措予以默認,並向蘇聯保證,英國不參加任何反蘇集團。美國也向蘇聯表示要改善兩國關係的願望。蘇聯與美英關係的改善是蘇聯對德作戰的必備條件之一,也為後來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蘇聯還努力改善與日本的關係,這也是從策略上考慮。1941 年4 月,蘇聯同日本簽訂了中立條約。蘇日中立條約是蘇聯和日本出於各自戰略需要的產物,是蘇日避免直接開戰和兩條戰線作戰需要的產物。
從應付戰爭的物資準備方面看,蘇聯加緊了國民經濟結構的戰時改造,加快了重工業和國防工業脈搏的跳動。一方面,優先發展國防工業,軍用開支占國家預算的比例不斷上升,1939 年為25。
6%;1940 年為32.6%;1941 年則為43.4%。史達林親自部署國防工業生產,甚至還親自同國防工廠的負責人見面,向他們提出具體要求。另一方面,在未來對德戰爭的戰略後方的東部地區進行新的軍事經濟基地建設,制定了在東部地區發展重工業,建立機器製造業、石油工業和化學工業等部門的企業方針。為了確保一旦爆發戰爭就能使國民經濟儘快轉入戰時軌道,以保證戰爭的軍需供給,蘇聯政府還有計劃地增加戰略物資儲備。同時,蘇聯政府還通過和頒布有關法令,以法律措施來延長重工業和國防工業部門勞動者的工作日,鞏固勞動紀律,提高勞動效率。
從軍事準備方面看,蘇聯世做了很多努力。1939 年9 月1 日,蘇聯通過了《普遍義務兵役法》。新兵役法將應徵年齡從原來的21 歲降為19 歲,中學畢業生的服役年齡則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