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第1/3 页)
豐島海戰,日本海軍勝了。除前文披露的是強艦對弱艦的勝利外,又是戰艦對商船的勝利、大炮對步槍的勝利。這就是日本式的光榮!
豐島海面,歸於平靜。此後的歲月,誰也不能從這平靜里嗅出血腥與殘忍,誰也未曾重新感受壯烈與悲情。平靜的水面下臥著&ldo;高升&rdo;號的殘骸,也葬著八百多個中國男兒的報國願、殺敵情。
八百多個中國男兒犧牲了,在中國這個人口大國影響很小很小。至多有八百多對父母懷有喪子之痛,八百多個妻子懷有喪夫之悲,局外的億萬庶眾,何改損人利己?何改醉生夢死?
&ldo;高升&rdo;號的沉沒除增加了中國近代史一頁失敗的記錄外,畢竟還清晰地顯示著中國軍人的&ldo;軍魂&rdo;未泯。高善繼棄文從武、犧牲疆場如果為一個案,那麼一千一百多名官兵的持槍反擊與八百多名英烈的為國捐軀、則毫不含糊地表現了軍隊的群體鬥志仍然雄傑。縮成一句俗話:這兵,還能打仗。
回敘到這兒,歌頌愛國主義的使命在下已經完成。圖窮而匕首見!本節的&ldo;匕首&rdo;除了向&ldo;外&rdo;要指向殘殺我中華同胞的東鄉平八郎這一夥日本軍人,向&ldo;內&rdo;,主要想解剖一下是誰將中國陸軍官兵送入死海。
有人估計本書要在這裡批判方伯謙。錯了!前文已經隱約瞄到這位&ldo;濟遠&rdo;艦長的護航之責,考慮下文還要給他算&ldo;小帳&rdo;,所以暫且放過。
&ldo;高升&rdo;號八百英烈的悲劇,是大清國最高當局戰略失誤所致。簡單表述:錯在&ldo;守&rdo;牙山,錯在&ldo;援&rdo;牙山。
先說&ldo;守&rdo;之錯。中國軍隊駐守牙山,是&ldo;高升&rdo;號沉沒前四十多天才形成的事實。出兵,是為了&ldo;援朝&rdo;,是為了&ldo;平亂&rdo;;牙山的地利,利在據此而便於進擊亂黨。果然,大兵一到牙山,朝鮮的亂黨由全羅潰如鳥獸。因而葉志超將軍不費一槍一彈就圓滿完成了&ldo;援朝&rdo;任務。至此,牙山便不可久留了。其實,在葉志超援軍抵達牙山的第二天(五月初十、即6月13日),朝鮮政府就函告&ldo;通商委員&rdo;袁世凱,說&ldo;不敢再勞天兵前進&rdo;,理由是匪人散伏,&ldo;似非上國士卒堪執此責&rdo;。訛這等於下達逐客令。袁得函,轉電李,李得電,轉命葉,曰:&ldo;若再前進,殊無趣味,應即速調部回牙山整飭歸裝,訂期內渡。&rdo;如果知道&ldo;無趣味&rdo;,真的&ldo;訂期內渡&rdo;了,此後的一切悲劇原不會發生。可惜,李鴻章舉棋不定,一不派輪撤兵,二又命葉志超部&ldo;堅忍約束&rdo;,&ldo;切不可移近韓都挑釁&rdo;,這就將中國1500名援軍釘死在牙山孤城,失去了調度、進擊的有利時機。甚至在日軍迫近牙山時,他仍電告葉志超:&ldo;日兵來牙窺探,可置不理,彼斷不能無故開戰,切勿自我先挑釁。&rdo;&iddot;輥&iddot;輱&iddot;訛愚於料敵,一廂情願,這等於捆住猛虎,專待獵人射殺。
再說&ldo;援&rdo;之錯。照常理,一軍受困,一軍相援,無可非議。但&ldo;援&rdo;牙山又當別論。牙山駐軍,是為&ldo;援朝&rdo;;任務完成,理當撤軍。不撤的理由,是因為日本軍隊進入了朝鮮,如此,牙山駐軍的任務便急速地由&ldo;援朝&rdo;轉為&ldo;抗日&rdo;。若為&ldo;抗日&rdo;,不但駐軍有理,增兵亦有理。但看由大沽連發三船增兵,總計不足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