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1/5 页)
幸好;贾氏的煎茶没有那么多的古怪味道;可能是家里不富裕;没那么多的原料;若真和陈群他老爹那般鼓捣出的煎茶;韩非怕是也不能喝得这么平静了。
过了最初的激动;贾逵也平静了下来;平日里的精明又回到了身上;正是恢复了理智;才对韩非更为的敬佩。
礼贤下士。
只是听说自己有点才华;就不远路途;不辞劳累;亲自过来一看;如此之人;即便别的地方差一点;也不失为一明主了。
贾逵对能以这样的人为主、为师;很是感到开心。
礼贤下士。简单的四个字;但做到的还真就不多。眼前的韩非就是一个;在大汉朝;贾逵还真就没有听到第二位!
以前听过的;见到的;哪一个又不是鼻孔朝天?
所以;贾逵对韩非;很是敬佩。
听到韩非的问话;贾逵连忙一礼。道:“老师;逵学识不足;故一直不曾及冠;家父亦是迟迟不归;这字;也一直不曾赐下。”
韩非点点头;出身普通的。鲜少有字;历史上贾逵能有字;可能也是以后才取下的;就比如典韦;在韩非见到他之前;也是无字。还是他给起的“子昭”;有字无字;在这年代;可是一身份的象征。
君不见;哪个平头的百姓有字?
“既是无字。今你拜师于我;不妨就让我给你取个字吧。如何?”韩非这话;却不是对贾逵说;而是问向的贾氏。
早在韩非问时;贾氏便隐隐有所猜到;此刻见韩非问来;不由大喜;“公子乃康成公高足;能有公子为小儿赐字;这是小儿的福份!”
韩非心中不禁一撇嘴;看来;这康成公弟子这一名头;用来忽悠人还真是屡试屡灵啊。
金字招牌!
贾逵一揖到地;“请老师赐字。”
“《诗?周南?免羋》有云:‘肃肃兔羋;施于中逵’。逵者;大道也;汝既以‘逵’为名;不妨就以‘道’为字;《左传?庄公》又有云:除道梁溠;汝以后;就唤为‘梁道’吧;夫人以为如何?”虽然韩非不知道历史上的贾逵为何取字梁道;但既然想收贾逵;这方面的工作自然要做足;查了不少的典籍;这才对‘梁道’二字有了属于自己的注释。
贾氏也是颇通文墨之人;略一沉吟;也觉得这‘梁道’颇为贴切;当下点头道:“大善!”
“谢老师赐字!”见母亲也是同意;贾逵连忙再礼。
“梁道;”韩非很有小成就感;想想自己给历史名人取字;虽然这字本就属于贾逵;但这成就感也是难免。既然有了字;也就好称呼了。
一般老师称呼学生;若是无字的话;都是名加上个儿;比如韩非自己;在郑玄没有给他取字之前;都是叫他“非儿”;以郑玄的年龄;如此称呼;自然是无可厚非;可韩非与贾逵;他甚至小人一岁;真开口称呼“逵儿”;自己都会觉得别扭。
如今有了字;自然一切都得到了解决。
“梁道;你既是立志从军;又拜师我门下;当少不了战场;如此;无论日后是为将还是为帅;这兵法韬略却是少不得。为师这里有当年兵圣孙子所著《兵法十三篇》以及信陵君魏无忌的《魏公子兵法》;其中;更有先人的注释;今为师传于你;若有不明处;再来向为师求证。”
韩非很快的进入了角色;说实话;他不是什么好老师;即便有着前世的年龄在;要比贾逵大上一两倍;可这教人授徒;他可没他老师那两下子;他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所持有的兵书战策尽量的为贾逵开放;并严加督促;以此来促使贾逵成才。
“谢老师;逵定不负老师厚望!”贾逵大喜。
《兵书十三篇》、《魏公子兵法》;这是以前他梦寐以求的;可以他的家境;这些;也只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