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而姚明经历的最重要的试验,是不会在体操馆和宿舍里进行的。那是发生在一个大多数运动员只了解一点大概情况的房间,在那里精灵一般的科学家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上海培养更快、更强、更高的运动员。姚明第一次去卫国平位于体院行政楼的办公室,是在1995年初期。又瘦又高的十四岁男孩比前一年又长高了许多,可他的技术和耐力依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进步。卫国平带着姚明穿过幽暗的走廊来到他的办公室,那里的空间很狭小,不过看上去对一个繁忙的科学家来说,倒是一个很完美的小天地。房间一半的空间堆满了科学设备,看上去需要好好地修理一番,另一半则堆满了金属的橱柜,塞着数不尽的中文书籍,内容从中草药到人生长的资料。房间中央,陈旧的木制书桌上放满了成堆的文件、盛热水的水瓶,还有许多白色的药瓶。
卫国平是1986年到梅陇基地来的,那时他刚刚发表了关于使用中草药提炼出的精华来促进运动员的成长、增加耐力和帮助恢复的论文。在俄罗斯接受培训后,这个不修边幅的研究员开始尝试把自己的中国传统医药治疗法,与西方研究荷尔蒙的内分泌学结合起来。他的工作是理论性和试验性的,但卫国平决心要在中国尚处于混沌状态的体育科学上做出实际的突破。卫国平得到的第一个使用他的发明的机会,是在1990年,当时他用自己特别配置出的药剂,帮助一个动作迟缓、超重的举重运动员成为了全国冠军——还在亚运会上夺得了银牌。“领导们总是把最难处理的病例交给我,”卫国平说,“这也是他们放心地把姚明托付给我的原因。”
在姚明身上,卫国平进一步试验了自己关于人的生长发育和竞技表现的研究理论。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促进姚明生长的时候,让他的身体其他器官——心脏,肺,肾,骨头,循环系统——有足够的能力来支持他庞大的身体。如果这种平衡无法实现,姚明将永远不会拥有打最高水平的篮球的能量和协调性。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卫国平让姚明站到房间里的金属秤上。这种秤上装有的量身高的标尺刻度只有1米90,于是卫国平——他自己只有1米70——不得不爬到椅子上,才量到了姚明的真正身高。卫国平用一支蓝色的铅笔在门框上做了一道记号,在边上写下:“:”。姚明只有十四岁,但已经和他父亲差不多高了。可卫国平的兴奋却被一种害怕的情绪减弱了。“那个时候对他还有许多的疑问,”卫国平说,“他长得太快了,可身体其他器官的发育程度远远赶不上他的身高。”
卫国平一开始进行测试,马上就发现了一连串身体上的问题。姚明的骨头钙含量不足,很容易发生骨折,而且无法承受训练中发生的碰撞。他心肺功能也不够发达,这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一个肾有轻微的变异症状,因为他生活在以稻米为主食的上海,所以维生素B的摄入量很低。最重要的是,姚明的左耳只有四成不到的听力——他的家人认为,这可能是他小时候治疗肾病时服用盘尼西林造成的后遗症。直到今天,当有人——教练,记者,翻译——站在他左边的时候,姚明总是会微微向左侧身。
第四章 试验(5)
然而卫国平最担心的,是姚明是否患有肢端肥大症,也就是被称为巨人症的一种内分泌紊乱的病症。这种由脑垂体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造成的症状,已经折磨了许多中国体育系统中的大个子运动员。身高2米28的穆铁柱,二十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的国家队中锋,就是最显著的例子。在球场上他的灵活性很差,现在已经五十多岁的穆铁柱,正在与心脏病和痛苦的腿部血栓作斗争,在一篇采访中他说“最大的梦想就是变得健康”。卫国平是治疗这种生长紊乱病症的专家,他测了姚明所有的生化指标,还做了彻底的CAT扫描。结果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没有证据表明姚明患有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