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第1/2 页)
明代宮中,每年用金花銀(金花銀指賦征米谷折價上交的銀兩,上供御用)969400多兩,現在已充軍餉。明代光祿寺(管皇室祭品與膳食的機關)每年送24萬兩銀子給皇宮,康熙便服像現在只送3萬餘兩。明朝每年送給皇宮的炭是1208萬斤,現在只用100萬斤。明代給皇宮送的木柴2686萬多斤,現在只送6000080000斤。明代各宮用的床帳、輿輪、花毯之物,每年花費28200多兩,現在這些東西不用了。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帝說:&ldo;明朝宮內用費高,大興土木,他們一天的用費夠我們用一年。明代宮中脂粉錢達40萬兩,供應錢幾百萬兩,到世祖登基時已全部廢除。明代末年宮女達9000人,內監十萬,有的連飯都吃不上。現在宮中才四五百人罷了。&rdo;他對戶部官員說:&ldo;國家錢糧理應節省,否則不夠用。&rdo;
籠絡漢人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是社會重要組成部分。在封建時代,讀書的人很少,但他們有知識有文化,能說會道,在群眾中很有影響。統治階級管理全國,必須依靠他們。清朝是少數民族之一的滿族的貴族建立起來的。滿族知識分子很少,統治者要想管理好泱泱大中國,不依靠廣大的漢人知識分子絕對不行。然而,清廷入關後,雖然隨著其軍事鬥爭的節節勝利,抗清鬥爭逐步被鎮壓下去,漢族知識分子紛紛向清朝靠攏。然而仍有相當一批漢族知識分子對清朝持反抗或不合作態度。長此以往,清朝將很難長期保持其統治。順治朝已經對漢人知識分子進行籠絡,康熙帝加大了力度,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他的手段主要是抓住漢人知識分子的心理,通過多種手法,沖淡漢人知識分子對清王朝的仇恨心理,使漢人知識分子增強對清朝的好感。具體來說有如下六個方面:
1、祭祀歷代帝王。明洪武六年,禮臣請專祀歷代帝王中的16位創業之主。順治二年增祀遼太祖、金太宗、世宗、元太祖、世祖、明太祖,共22位。康熙六十一年,康熙下令,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外,全部入祀。崇禎帝雖是亡國之君,但沒有過失,也應入祀。入祀國君激增到143位。
2、康熙十六年至四十六年康熙六次南巡。六巡期間給大禹、季札(春秋時吳國人)、董仲舒、焦先(三國時魏人)、周敦頤、范仲淹、歐陽修、胡安國(北宋人)、米芾、宗澤、陸秀夫等歷代很有影響的漢族賢人題詞寫匾,頌揚他們。此外他還祭奠大禹陵、明孝陵,祭祀孔廟,喚起漢人知識分子對清朝的好感。
3、利用教育機構和科舉對學生和舉子灌輸程朱理學。令國子監講程朱理學並刊行宣揚理學的《理性大全》,童試規定要默寫充滿封建思想的《聖諭廣訓》,以理學控制漢人知識分子思想。
4、以選官為誘餌。科舉考試是選官途徑。康熙帝除按慣例舉行科舉考試外,還在康熙十八年(1679)例外舉行由外官推薦舉子的博學鴻詞科考試。舉子多數是隱沒於山林的明代遺民,其中一些講民族氣節的漢人知識分子如顧炎武、黃宗羲、魏禧等堅決不參加。傅山不去,被抬到京郊還是不願進城考試。只143名應試。試題一賦一詩,取中50人為翰林官,其中有名的有朱彝尊、汪琬、湯斌、毛奇齡等。康熙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康熙帝南巡杭州,又例外召試士子。中選者賜白金,赴京錄用。
5、修《明史》。修《明史》始於順治朝,其目的是安慰明朝遺民。該書雍正續修,乾隆朝完成。修《明史》過程也是吸納漢人知識分子的過程。例如萬斯同,初不參加科舉,不參與《明史》修撰。但康熙十八年(1679)應徐元文聘請,還是參加了,只是不署銜,不支俸。
6、宴請。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帝於暢春園舉行千叟宴,邀請年逾65歲的老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