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4 页)
城。这跟柔然人偶尔南下劫掠那完全不同的。
因此在范阳卢氏的游说之下。不仅代表汉人贵族的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代郡穆氏纷纷响应。就连一些鲜卑贵族也表示支持。
在何越长期驻留在盛乐。北方柔然又有可能南下的时候。恋栈旧土在经过这么多年之后变的可有可无。再说平城西临盛乐。一个不好就有被攻破之险。所以在南方已经争取到不少利益的鲜卑贵族们跟汉人士族一样认为迁都中山更好。
但是另外没有的到更多利益的鲜卑贵族当然不干了。要是迁都中山。平城附近军马马
减少。以在平城北方放牧的贵族利益尽失。这样的事当然不能接受。
除了这些没有在南方的到利益的贵族之外。还有不少的武将们认为不能都。而许多文官则表示可以迁都。
都的议论让崔浩变的门若市。自从这议论声起之后。崔浩就忙于迎来送往。自己的事情倒是被搁在了一旁。由于崔浩深的拓跋焘的信任。这更让他雪上加霜。忙的焦头烂额。
对于迁都拓跋焘也同样有些难以取舍。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且双方势均力敌。让拓跋焘难下决定。
虽然拓跋焘掌握魏国大权。但是和汉人的中央集权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拓跋焘每次征战的军马大部分都是从鲜卑贵族们手下调集。因此照顾鲜卑贵族的利益显的尤为重要。
没有重大的战事生。何越如销声匿迹了一样。似乎专门等着拓跋焘处理这件事情一样。
最后拓跋焘命人将崔浩召入皇宫。
“平城内如今迁都声四起。白马公应该有所耳闻。据近侍们回报。白马公府第这几天如同过年一般热闹。想必有许多人找白马公议论此事吧?”
拓跋焘一如往常一样称呼崔浩的爵位。而不是直呼其名。
崔浩苦笑道:“确实如此。这段时间来平城内议论纷纷。臣下有所耳闻。”
“那么白马公认为此事应该如何解决?”
崔浩拱手躬身道:“此事乃国家大事。不应过问臣下。陛下最好在朝会时。聚集众人商议此事。”
拓跋焘向崔浩问道:“那白马公以为如何?”
崔浩沉吟不语。好半晌才道:“何越只是这么一个小小手段就让平城两派纷争。这事情据臣下看来应该是从何越方面来的。数年前平城也有过都之议。那时是因为要方便南下。但是由于鲜卑贵族们不愿舍弃北地。最后不了了之。此事陛下应该慎处理。臣不宜过多参与。”
崔浩的表态让拓跋焘心里有些明白。崔浩身为清河崔家的代表又的自己的器重。是否迁都决定着崔家能够获的多少利益。因此崔浩置身事外是不想令自己猜疑他。
同时也告诉了拓跋焘迁都与否会影响各个方面的利益。不仅仅是对魏国的利弊而已。
拓跋焘见崔浩不愿多说。叹了口气。现在他心里有一个想法。就是把魏国内的所有贵族士族一网打尽。把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上。连崔浩也迫于家族的利益而不愿自己明说。可见贵族们的危害到了何种程度。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拓跋焘也仅仅只是想想而已。最后无奈地道:“好吧。那么明天早朝时聚众议论。”
崔浩走出皇宫之后。次日在早朝议论是否迁都的事情不而走。
消息传出之后。各方不断碰头联络。安排次日早朝如何打动拓跋焘。各地文官武将摩拳擦掌要一显身。
崔浩回到府第之后。一个护卫走进他的书房对崔浩道:“公爷。何越在盛乐派驻重兵之后。再没有任何行动。听关中传来的消息说。何越似乎有意西征北凉。另外逃入吐谷浑乞伏炽磐在吐谷浑病亡。”
“乞伏炽磐病死了?”崔浩向护卫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