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5 页)
才是唯一的拯救办法”是“不折不扣的分离主义”。1989年10月8日〔南〕《政治报》,贝尔格莱德。
接着,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许多大型企业宣布断绝同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经贸联系,塞尔维亚居民开始抵制斯洛文尼亚生产的商品。克罗地亚共和国则表示站在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一边。
众所周知,斯洛文尼亚是南斯拉夫联邦的第四大共和国,也是联邦内最富有的共和国。失去斯洛文尼亚,南斯拉夫的联邦制就难以存在下去。20世纪80年代末,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内部关于同经济上无能的“南方”(即欠发达的共和国和自治省)断绝经贸关系的观点已占上风,越来越倒向西欧。1989年末和1990年初,米洛舍维奇代表塞尔维亚共和国同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领导人举行了多次谈判,试图改善南斯拉夫联邦政府与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塞尔维亚共和国与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关系,但未取得预期效果。
面对国内外出现的严峻形势,1989年1月底2月初,南共联盟召开了13届20中全会,但领导层内部对南共联盟和南斯拉夫联邦政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南共联盟中央委员德鲁日奇曾形象地把当时的南共联盟和南斯拉夫联邦比作两列开往不同方向的火车:一列火车的火车头是塞尔维亚,另一列火车的火车头是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南共联盟“联邦化”和南斯拉夫联邦“邦联化”问题。
早在1989年上半年,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就多次开会研究在东欧和南联邦正在发生和将会发生的事态。3月和5月,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和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曾先后表态,认为多党议会制不适合南斯拉夫联邦宪法,在这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成立各种政党会激化民族矛盾,甚至导致分裂联邦国家。
所以,南共联盟和联邦政府一开始不主张实行多党制,只赞成实行“政治多元化”。然而,面对东欧国家掀起的多党制狂潮,国内一部分反对派政党的进攻和西方国家的施压,南斯拉夫联邦党政领导人不得不步步退让。起初,他们只同意成立各种政党,想把反对党的活动限制在统一战线组织——南斯拉夫“劳动人民社会主义联盟”的范围之内,但这种想法已抵挡不住反对党发起的公开挑战。南共联盟在1989年10月召开的13届23中全会通过了《政治体制改革纲领》,表示愿意放弃“一党垄断”,接受多党制政治模式。自打开这一缺口后,南共联盟领导层内的分歧日益严重,共盟的“联邦化”问题更加突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南斯拉夫联邦解体(5)
南共联盟最后一次党代表大会
即使在这时,南共联盟领导人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1990年初,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书记科罗舍茨乐观地预测,南共联盟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各共和国多党议会选举中获胜。南共联盟领导人还认为,南斯拉夫人民夺取政权跟其他东欧国家不同,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打出来的,是用自己的鲜血赢得的,战后又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所以,即使实行多党议会选举,南共联盟也能稳操胜券。然而,此后的事态发展却令南共联盟领导人措手不及,使他们的希望化为泡影。
其时,南共联盟第14次非常代表大会的召开就标志着南共联盟和南斯拉夫联邦的终结。1990年1月20日,南共联盟在内外压力下召开了这次非常代表大会,旨在制定新的纲领和提出克服危机的基本措施,特别是要挽救这个拥有200万盟员的共产主义者组织。但是还在大会开幕的当天,在讨论南共联盟的改革和作用以及南斯拉夫联邦的命运时,会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代表在会上抛出了《关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的声明》,要求大会讨论该议题并作出决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