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曹操想到了两年之后(第1/2 页)
建安十八年四月,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华夏大地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曹操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从许昌得意洋洋地返回了邺城。
虽然曹操在许昌遭遇了一场无妄之灾,但却有惊无险,而且还达到了自己的所有目的,也算是差强人意。
紧接着到了五月份,汉献帝刘协便昭告天下,册封曹操为魏公,还把冀州辖下的十个郡划分为了曹操的封地。
表面上看,刘协是主动给曹操加封了爵位,但实际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在恢复九州之前,天下是有十四个州,那个时候冀州辖下就有十几个郡之多。
而将十四州变为九州之后,幽州和并州也大部分都划到了冀州的辖区,冀州辖下的郡一下子也变成了几十个。
曹操本打算在冀州建立起自己的国家,然后再在那里担任国公。
结果刘协这么一弄,就一下子把曹操的原计划全部打乱了。
其实刘协也大致能猜出曹操的想法。
当年曹操攻下邺城之后,便认领了冀州牧。
这次来许昌,又提出把天下十四州恢复为九州。
恢复九州之后,冀州变成了天下第一大州,相当于之前的三倍左右。
曹操想在自己的地盘上建立国家,自然就是在冀州。
刘协怕曹操裂土分疆太严重,便先下手为强,划给了曹操十个郡的封地,又将他封为了魏公。
这样一来,就大大缩小了曹操的野心和势力范围。
曹操心下自然也是十分不满。
虽然表面上看,自己是被皇帝封为了国公,也是当今天下间绝无仅有的恩典,但却离他的初衷相差甚远。
然而皇帝的圣旨已经下达了,也昭告天下了,曹操也没法再做更改。
曹操思来想去,只好在自己的十郡之地建立了弹丸小国,也就是魏国。
他想等日后有机会了,再找刘协去谈,把自己的封地继续扩大,从而使自己的国家领土面积也变大。
当上了魏公之后,曹操风光了一阵,又开始琢磨起了另外一件事。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曹操一向喜欢未雨绸缪、未焚徙薪,所以他不由想到了两年之后的情景。
之前在许昌时,曹操曾单独召见过郗虑。
曹操对郗虑十分鄙夷,也十分痛恨。
鄙夷的是,郗虑是个彻头彻尾、不折不扣的小人,他想祸害谁、他想弄死谁,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办法。
痛恨的是,如果没有郗虑,曹操就不会在皇宫里看到那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也就不会生出龌龊不堪的想法,更不会被伏寿刺杀。
就是因为郗虑,而让曹操差点儿把老命都丢了。
郗虑是阴险小人,又与伏寿大行苟且之事,还差点儿害死了曹操。
曹操向来杀人不眨眼,自然也对郗虑动过杀机。
然而转念一想,曹操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
大汉朝的用人原则,一向是先注重德行,然后才看有没有能力。
选拔人才之所以采用举孝廉的方式,就是先看你是不是孝顺长辈、是不是廉洁正直。
但是到了曹操这里,却摒弃了传统的用人制度,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理念。
所谓唯才是举,就是一个人只要有才能就可以被重用,不管他是什么道德品性。
曹操之所以这么做,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曹操虽然现在位极人臣、大权独揽,但下面的人还是有很多心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