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刘备决定调走彭羕(第1/2 页)
目标人物定下来之后,诸葛亮又接着考虑该如何对付彭羕。
彭羕目前是治中从事,也就是刘备身边负责各种文书的管理工作。
这种工作对彭羕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他都不用拿出三分精力,便完全应付得过来。
既然在能力上不能做文章,那就只能从忠心上挑毛病。
诸葛亮又仔细地研究了一下彭羕,发现他当年之所以被刘璋讨厌,并不是他真的有什么问题,而是被人诽谤。
刘璋听信了手下人的诋毁,才把彭羕剃掉头发和胡子,最后又贬为了奴隶。
其实这也并不代表刘璋昏庸,喜欢听信小人谗言。
古往今来,无论是贤君明主,还是昏君暗主,都会听信别人的谗言。
原因很简单,权力都在君王或主公的手里,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了解得非常清楚、真实。
绝大多数的事情,君王、主公都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是通过询问身边的人来掌握情况。
这样一来,就势必会与真实情况有所出入。
无论是小人,还是君子,只要在君王、主公手下任职,就不得不考虑很多问题。
一方面是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就是同僚的利弊。
所以他们在向君王、主公汇报情况的时候,就不会完全客观、公正地实话实说,而是会有所保留,甚至是有所隐瞒和篡改。
刘璋能听信别人的诽谤,那刘备也能听信别人的诽谤。
别人可以成功地诽谤彭羕,自己也完全可以成功地诽谤彭羕。
想到这里,诸葛亮心下大致有了主意。
这一日,诸葛亮的眼线过来汇报,说法正刚刚从刘备那里离开。
诸葛亮立刻整理了一下仪容仪表,便径直赶往了刘备的府邸。
“微臣参见主公。”诸葛亮一见了刘备,彬彬有礼地说道。
刘备笑容可掬地道:“孔明啊,不必多礼,快过来坐吧。”
诸葛亮点了点头,来到刘备对面坐了下来。
“孔明啊,最近益州的情况怎么样啊?”刘备又问道。
“之前益州在刘璋的治理下,可以说是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微臣前不久刚颁布了新法,目前已经正式执行了,效果还是比较显着的。之前的很多世族豪强,现在也都收敛了不少,益州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好转了起来。”诸葛亮如实汇报道。
刘备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嗯,孔明的理政能力还是十分了得的,我也非常的认可。有你来治理益州,相信这里很快便会日新月异、繁荣昌盛的!”
诸葛亮连忙道:“主公谬赞了,微臣只不过是略尽绵薄而已。”
刘备似乎想起了什么,又问道:“孔明啊,最近你见到孙乾了吗?”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没有。”
“那简雍呢?”刘备又问道。
“也没有。”诸葛亮回答道。
刘备老眉一皱,十分好奇地道:“这两个小子也怪了,跟了我那么多年,竟然突然一下子全都消失了。孔明啊,你觉得他们是干嘛去了?”
诸葛亮面色凝重地道:“主公,孙乾和简雍都是很有礼数的人,他们如果去了别的地方,肯定会事先跟您打招呼的。他们在徐州时就投奔了您,这么多年来一直不离不弃、矢志不渝,也绝无可能去转投别人。”
诸葛亮虽然没有把话挑明,但言外之意却是十分明显。
孙乾和简雍不可能不辞而别,突然失踪了,很可能是被人暗害了。
刘备不由心头一凛,问道:“孔明,你的意思是说,他们俩被人杀了?”
诸葛亮怔了怔,又点了点头道:“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