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5 页)
在孩子与丈夫很少见面的情况下,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维持丈夫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要总埋怨丈夫对自己没有帮助。对丈夫要理解与忍让,这样对家庭的和谐才有好处。
塑造丈夫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
由于丈夫的公务繁忙,从孩子们小时候到现在,我们全家没有一起去旅游过。不用说全家一起去旅游,就是在节假日的时候,丈夫也很少和孩子们在一起。
丈夫每次过节的时候几乎都不在家,并不是因为要参加学术会或者其他什么公事。每年的圣诞节、感恩节、春节的时候丈夫总是自己回他的父母家。起初,我以为丈夫不愿意全家五口人一起回去是为了省路费。但是丈夫却有他的想法:“我的父母虽然人很好,但是,我还暂时不想让你和孩子们跟他们见面。如果你经常和他们见面,他们就会干涉你教育孩子。如果我的父母代替你去教育孩子,这样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丈夫的话不免有些杞人忧天,但是他的确是为了孩子们的将来着想的,所以我并没有反对,也没有显出一点不高兴。
可是孩子们却不这样想。孩子们不明白,为什么一到过节的时候,总是见不到父亲。
“为什么每次过节爸爸都不在家呢?平时总不在家,连过节的时候也不和我们一起度过。”
没有爸爸的圣诞节、没有爸爸的复活节、没有爸爸的新年,每到这个时候,孩子们总是将心中的不满一下子爆发出来。看到孩子们这样,我也总是后悔让丈夫一个人去他的父母那里。
但是,我绝对不能让孩子看出我有这种想法,我总是耐心地向他们解释爸爸不能和我们一起过节的原因。
“你们很爱爸爸妈妈是吗?同样的,你的爸爸也很爱你们的爷爷奶奶。如果我们全家都去爷爷奶奶家会花很多钱,所以只能爸爸一个人去。这不是爸爸的错。爸爸也很遗憾不能带大家一起去。”
爸爸和孩子的关系与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有所不同,如果稍微有点误会,就很难消除。爸爸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相对较少,产生误会后,圆满解决的机会也就比较少,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出现误会。在孩子们对父亲十分不满时,我不能在他们面前发丈夫的牢骚,而是应该让他们明白爸爸是不得已的。
在多次的解释之后,孩子们不再埋怨爸爸了。在节日快结束的时候,他们总是一起欢迎爸爸的归来,而丈夫总是带着一副又抱歉又感激的神情回到我们身边。
如果希望爸爸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起威信,那就要不断地向孩子们解释爸爸的处境。妈妈的解释,可以消除孩子和父亲之间的隔阂。
第一章 孩子应具备的品德
·☆让孩子认识自我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孩子们小的时候,我经常和他们一起玩一种提问游戏。实际上提问并没有正确答案,但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这个游戏。我们先假定一种情况,然后大家一起思考如果处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应对。例如,有时候我会问这样的问题:
“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急需钱用,于是向我借10美元,可是我只有5美元,而且这5美元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怎么做?”
孩子们歪着头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也很需要钱,我不能借给朋友。”有的说:“朋友比我急需用钱,应该借给朋友。”还有的说:“朋友比金钱重要,我应该想办法帮朋友凑10美元。”最后,我并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个人应该怎样做,要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来决定。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做法是正确的,哪一种做法是错误的。
我经常向孩子们提一些类似的问题。在这种“如果是我,该怎样做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