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2/5 页)
听京城的陈姨母曾经说过几句,我觉得好奇。便命人去京城问了问,这才知道京中最大新闻便是国库欠银!”
我真是自己猜出来的,不是什么人泄密,所以您老也不必‘丢车保帅’什么的。
“陈姨母?”
杜夫人一怔,很快便想了起来,是了,大洪氏曾经救过成国公府世子夫人陈氏的命。之后谢家与陈氏还做了些生意。
是以,洪家跟京城成国公府也有了些来往,而京城权爵人家里,最先归还国库欠银的便是成国公府。
杜氏出身书香门第,又嫁入了世家望族,在京城住了二十几年。所以对成国公府还是有些了解的。
依着成国公府的现状,慢说一百多万两银子了,就是让他们拿出一半的现银都够呛。
可成国公硬是一口气将所有的欠款(甚至包括利息)都还上了,着实让京城人民开了回眼界。
当时就有不少人猜测,难道成国公也学着金华县主的例子。给家里的庶子娶了个可以陪送几十上百万两嫁妆的巨商之女?!
“不对,成国公不是娶了个商贾之女,而是从谢家挪了些银钱过去!”
杜夫人听了谢向晚的话,忍不住如此猜测着。
她这个猜测虽没有全中,倒也贴近真相了,陈夫人跟宫嬷嬷说的时候很硬气,不要谢家的‘支援’。
可真等着盘算公中的账目、清点自己的私房时,她才发现,自己若是真的把这几年赚得钱全垫进去,她的儿子就甭想风风光光的娶妻了,而她女儿的嫁妆估计还要等个三四年才能凑齐。
陈夫人是想让成国公府的其它人知道知道‘没钱’的滋味儿,可她却从来没想过要让自己的儿女受穷、受委屈呀。
所以,她瞒着成国公夫妇,用自己的名义问谢家(也就是谢向晚啦)‘借’了八十万两银子,然后告诉国公府的所有人:这是她的绝大多数的嫁妆和私房,如今都用来还账了,她身边还有一点,却是留着给长子娶妻用的,还望大家不要多想。
陈夫人有多少嫁妆,整个成国公府都是知道的,国公爷和夫人更是心知肚明,他们夫妇私下里算了算,知道儿媳妇能拿出八十万两来,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至于陈夫人说的留下的‘一点’私房,成国公夫妇公开表示,那本就是陈夫人的私产,她愿意给谁用就给谁用,谁也不许乱说话。
而公中没了钱,那就大家一起节俭!
如此一来,陈夫人既小小的教训了妯娌、小姑和侄女们,又保住了自己的私房,唯一欠下的便是对谢向晚的人情。
对此,陈夫人想得很开,谢向晚是个极通世情的人,明白相较于银钱,未来国公夫人的‘人情’更重要,所以,那八十万两银子,她收得毫无鸭梨。
陈夫人想过了,实在不行,等谢向晚长大了,她帮忙寻一门妥帖的婚事,应该足能还清这份人情了。
陈夫人与谢向晚的交易,旁人自是不知道,杜夫人还险些误会了,不过这样的误会也好,至少打消了杜氏心头的担忧——谢家与成国公府关系莫逆,能知道一些京中的秘闻也在情理之中。
想通了这一节,杜氏的脸上复又露出那种悲伤中带着几分怜悯的慈爱长者模样,柔声道:“我也不要你为难,先请你收留她们姐妹几日。待京城的旨意下来了,官府会有、会有明确的处罚结果,到时候,具体怎么做。我再与妙善细细商量,可好?”
谢向晚最初的惊讶已经过去,且她也猜到了某些真相,心情顿时放松了许多,对于杜氏提出的‘请求’,她没有拒绝:“瞧伯母说的,呵呵,陈家与我们谢家是什么交情?您与我娘亲又是什么交情?更不用说我与周七姐姐如此有缘,我若是连这点儿小忙都不帮,不管从哪层关系论。都说不过去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