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2 页)
主張務實的政治,反對沽名釣譽。
雍正帝在繼位一周年的時候,告誡臣下說:治理國家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腳踏實地去辦事,做實事,而不是耍花招,講空洞的好聽的話,去博取一個虛假的美名。朕自從登基以來,時刻想的是吏治澄清、兵民樂業的事,不是為圖好名聲。雍正帝對官場中流行的追求名實兼收的做法非常不滿,一針見血地指明官員講的&ldo;實&rdo;是個人的&ldo;貨財&rdo;,而不是國計民生的&ldo;實&rdo;;官員講的&ldo;名&rdo;,是官爵,是釣譽,而不是由於實心從政而應得的美名。他反對不顧民生吏治的&ldo;名實兼收&rdo;和官員的沽名釣譽。這對當今的社會是很有警示意義的。
報喜更要報憂。
封建官場一般存在著報喜不報憂的想法和做法,雍正帝認識到這種現象不利於了解真實的情況。因此,雍正帝反覆告誡內外百官,務必據實上奏言事,萬萬不可隱飾,並且對報喜亦報憂敢講逆耳忠言者多加褒獎。
雍正執政期間,署理四川陝西兩省軍政要務的總督岳鍾琪,就因為&ldo;報憂&rdo;而多次受到雍正帝的誇獎。雍正三年(1725年),岳鍾琪將川陝兩省亂攤亂派的名目進行綜合,發現共有三十多項,他把這一情況如實奏報朝廷。雍正帝稱讚岳鍾琪毫不護短,一片苦心,硃筆批示&ldo;此奏甚屬公誠&rdo;。雍正帝還指出,不但四川、陝西有亂攤亂派的現象,其他各省都一樣。隨後,雍正帝選派一大批官員調往四川、陝西,讓岳鍾琪堅決果斷地替換各府州縣的不法貪官。
坦然承認&ldo;朕不知&rdo;。
雍正帝作為一國之君,對自己不很了解難以決斷的事情,往往坦率地承認,而不輕下結論草率頒諭。一次,雍正帝收到一件有關料理台灣事務的奏摺,他看後認為&ldo;其中多有可取之處&rdo;,但他並沒有立即下令推行,而是十分慎重地批示:朕不知地方情形,不敢輕易頒旨。雍正帝把這件奏摺轉給福建總督滿保,讓他與提督、總兵等經辦台灣事務的官員共同商討,選擇其中可行的去辦。
不掩飾&ldo;朕之過&rdo;。
雍正帝曾多次頒發諭旨,要求身邊大臣看見&ldo;朕的過錯&rdo;直接指出,&ldo;使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rdo;。雍正帝即位的第一年,就命令朝中文武大臣每人寫一份奏摺,專門給皇上挑錯,並交代說:挑的錯哪怕是不太合適,朕也不會怪罪,但若是瞻前顧後用一些空話來搪塞,卻是萬萬不可的。有一個叫周英的人,雍正帝派他到西藏去統領軍隊,後來發現周英這個人能力不行,辦事浮躁;地方官員反映也不好。雍正帝很坦率地對身邊大臣說:派周英到西藏,屬於用人不當,這是我用人上的錯誤。雍正帝的難能可貴之處,不僅在於他相信自己可能犯錯誤,尤其在於一旦發現錯誤,他能夠公開承認並立即加以改正。
縱觀雍正帝執掌朝政的十三年,在治理國家方面的的確確是一個務實的君主。雍正帝的務實,不僅在清朝十二帝中,就是在古代中國的二百多位皇帝中也是相當突出的。清史學者孟森說:&ldo;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rdo;&ldo;其英明勤奮,實為人所難及。&rdo;雍正帝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對懲治腐敗弊症、振作朝綱、整頓吏治是一劑切中要害的良藥;在一定程度上革除了康熙帝後期遺留下來的弊端,緩和了社會矛盾,推動了清王朝的發展。
第三章 政治智慧,助其成功
政治智慧,助其成功
雍正帝的即位是激烈皇權之爭的結果。為了社會的穩定以及改革的順利進行,雍正帝必須將阻礙改革的其他各種力量除掉,必須將威脅、動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