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1/2 页)
隨後,改土歸流進入滇南的鎮沅,鎮沅是傣族居住區,這裡的土知府刀瀚、霑益土知州安於蕃是一夥&ldo;勢重地廣&rdo;的&ldo;積惡土官&rdo;,鄂爾泰發兵擒拿了刀瀚、安於蕃,在其轄地分設鎮沅州(今鎮沅縣)、霑益州(今霑益縣)。
雍正五年(1727年),廣西泗城土知府岑映宸自恃力量較強,聚兵四千,耀武於南盤江以北地區,企圖對抗改土。當他聽到烏蒙改土歸流的消息後遂撤兵斂跡。鄂爾泰巡察到貴州南部安籠鎮,準備對他進剿,岑映宸乞降,鄂爾泰於是把南盤江以北劃歸貴州省,設立永豐州(後改稱貞豐州,今貞豐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又改泗城為府(治所為今凌雲縣)。這時梧州、柳州、慶遠等地土民,為反對土舍的酷虐,&ldo;爭備糧請兵&rdo;,極大地推動了廣西改土歸流政策的推行。
四川涼山是彝民集居的地區,寧遠、峨邊、馬邊、雷波等處山巒連綿,彝民在此勞動、生息。而彝民深受土司的迫害,好田好土為土官、土司占有,彝民多被逼居深山僻谷中居住,生活悲慘,類於野獸。清政府在雲貴地區推行改土歸流,也派兵深入彝民區,在沙馬、雷波、吞都、黃螂而達建昌這廣袤千餘里的地區,建置營汛、革除土司、派駐流官,普遍設置府廳州縣制。
與雲貴廣西接界的湖南、湖北等省的土司、土舍的改土歸流進展比較順利。這裡比較接近內地,與地方政府的聯繫也較多,土民漢民交往密切,土司的勢力也較小。從前,這裡還曾有過一段&ldo;土流共治&rdo;的歷史,所以相對於其他偏遠省份來說,改土歸流相對容易一些。當時湖廣有四大土司,容美土司在鄂西,永順、保靖、桑植三土司在湘西,當雲貴等地改土歸流的消息傳來時,給他們事先敲響了警鐘。雍正六年(1728年),桑植、保靖二處土民控告土司向國棟、彭鉀彬,湖南巡撫王國棟為此興師問罪。這時,處於此二土司之間的永順土司彭肇槐自知難以逆潮流而動,便採取了積極配合的態度,自動申請改流。清政府在他管轄的地區設永順府和桑植、保靖二縣,這兩縣歸該府轄治。與永順府臨近的湖北容美土司田曼如心裡害怕,假裝歸順,而實際上依舊實行殘酷的統治,私征虐民,土民不堪其暴,相繼逃亡。雍正帝宣他進京詢問,他害怕被殺頭,拒不應召,雍正帝於是命鄂爾泰派兵進剿。當大兵壓境之後,田曼如眾叛親離,最後自縊身亡,清政府把他管轄的地區改設鶴峰州(今鶴峯縣)。雍正十二年(1734年),忠峒、金洞、忠路等十五家土司見勢不妙,齊集武昌,自動懇請改土歸流。清政府遂在施南土司處設宣恩縣,管轄金洞、忠峒等土司。到雍正十三年,兩湖土司大都自動投獻要求改流,使這裡的土司制度基本宣告結束。
雍正八年 (1730年),鄂爾泰在雲、貴邊界築橋,是年為庚戌年,雍正帝遂命名&ldo;庚戌橋&rdo;,以紀念鄂爾泰推行改流政策的功績,這一年可視為改流基本成功的一年。
在改土歸流中,發揮作用的官吏首推鄂爾泰,次為哈元生、張廣泗等。九年(1731年),雍正帝頒詔封鄂爾泰為軍機大臣、大學士,賞賜伯爵。對哈元生不秩拔擢,召見時解衣賜之,命其為軍機大臣。把張廣泗由知府提升為巡撫。
雍正帝的這一論功行賞及拔擢政策,激勵大臣們發揮能動作用,在改土歸流中人人爭立功勳。從其對臣下充分信賴,不秩拔擢來看,不失為一個領導高手、英明帝王,無怪乎雍正王朝會人才輩出,世人矚目了。
善後開發,興修水利
歷史上的歷次農民大起義,都是農民在走投無路之下發生的。大澤鄉起義,是必死的九百人孤注一擲;隋末六十四路煙塵,是因隋煬帝的奢侈將人民推入火坑而燃起;元末的大災荒,導致了紅巾遍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