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部分(第1/5 页)
“哈哈……我以为你们有什么依仗呢,不就是江湖中人,哈哈。
225 投降??
更新时间:2011…06…20
咸丰四年,也就是1854年4月1日,清朝首都北平,上演了一场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战争场面。咸丰皇帝召集了朝中的全部大臣,有李连喜开道,一万御林军开道,御驾亲征了。一万人,众星捧月般的把咸丰皇帝送上了城门。
御驾亲征啊,从华夏有的历史资料来看,御驾亲征,一般无法就是出现两种情况了,一种是大胜,这个时候,皇帝御驾亲征是为了给士兵鼓舞勇气的,鼓励士兵立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的。另外一种情况自然就是大败了,这时候,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不得不也随同着剩下的负隅顽抗的士兵,一起抗击外敌,最终战死沙场。
可是感受着这一幕幕有些悲壮士气低昂的队伍,咸丰皇帝和随行的大臣们,他们决定不会认为,这是一次大胜的御驾亲征。但是,他们又能怎样,现在的京城八个门,已经被六路强大的敌人给全部封锁住了。一共有超过十万以上的军队围攻他们,可是,他们京城的御林军也才几万人而已这场战争,是注定失败了。
“皇上驾到……”咸丰感受着李连喜的最后一声皇帝驾到,隐隐的也感受到了李连喜心中隐藏的不安还有一种悲凉。咸丰登山城墙,在这一声的呼唤之中,再次回望了一眼京城,看着远处绵延不绝的皇宫,看着这些属于他的家园,还有身后的一个个士兵。心中感叹了一下子,咸丰皇帝登上了随行准备的龙椅。坐在城门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下面围住他们的敌人。
这一看,咸丰皇帝就被深深的震撼了,城墙下面,那整整齐齐的队伍,那士气昂扬的精神状态,那一双双坚定而凝练的眼神,还有那在哪儿一站浑身如一杆直直的白杨般的挺拔的身躯,城下的各路大军,他们一个个的士兵,那种气势,那种气质,一下子就深深震撼住了咸丰。他的心,也不由自主的为这些士兵由衷的赞叹了一声。但一下子他内心又生出了一种悲凉。
“城下的可是东王杨秀清,西王高飞殿下。”王者的那种气质就像金子一样,在哪儿都会发光的,咸丰一坐下,就看见了大军前面,一身气质不凡的两人,在阵前谈笑风生,远远看过去,这些队伍每隔五十米,居然前面都会出现一个王者之气的人。
227 奕�1�7反击
果然,在杨秀清他们接受咸丰投降之后的一个小时后,杨秀清他们的六路大军,就纷纷进入了京城。
至于城门的一些大臣,还有一万禁军,虽然有几个老顽固,宁死不投降,一头撞死在城墙上,但是,皇帝都投降了,一万禁军当然最终虽然是忿忿,但最终还是投降了。不过,杨秀清和高飞他们,倒是在北门欣赏到了一场场壮士断腕的自尽。
只见那些自缢为忠心耿耿的千古忠诚,一个个站到了城墙上,一个个之前说都发表了一幕幕悼亡词,说什么大清江山永垂不朽啊,大清国的列祖列宗之类的对不起他们啊,然后,在彰显了自已是如何如何劝导咸丰,叫他不要投降的。咸丰是如何如何丢他大清江山的脸啊之类的,最后,一个个悲壮的从十几米高的城墙一跃而下。摔成五马分尸,血肉模糊。
这些人,成功的在上万人面前,壮士断腕,彰显千古名臣的风骨和气节了。至于咸丰皇帝,当然也自然看得到这一幕了,这些自尽的,大部分是平时在金銮殿上咸丰要进行什么改革的时候,出来极力反对的大臣。对于他们,刚刚咸丰已经对他们彻底咆哮了,把他的不满,早就吐槽得干干净净了。不过,现在看到这些人居然能为大清毫不犹豫的牺牲,咸丰心底对这些人还是感到很感动的。
至少他们这些所谓的忠臣比随同咸丰皇帝投降的这些贪生怕死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