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1/2 页)
餘下皆是庶出,二姑娘早逝,錦繡排行三,底下還有一個只小一歲的四妹葉錦心,不過錦繡與葉錦華卻相差將近八歲,所謂姐妹,其實彼此之間並沒有什麼接觸。
日子過得混混沌沌,錦繡也毫不在意。直到四歲那年,葉府迎來了一位貴客,葉啟文破天荒地讓人請錦繡過去見客。
來人不過二十多歲,身量瘦削,面如冠玉,即使坐在下首也藏不住滿身的書生傲氣,且細看五官和錦繡有五分相似,觀之可親。那人似乎很激動,若不是堂上還有外人,錦繡毫不懷疑他會這麼衝過來。
葉家老夫人,錦繡的親祖母,笑容滿面的告訴她,這是當今聖上欽典的狀元郎,她的親舅舅文易。
文易看著小小的,被人牽過來依然走的踉踉蹌蹌的錦繡,眼中酸澀,差點沒當眾落了淚。
原來,文易得知文姨娘去世後,心中悲痛,匆忙之間就登門葉府,想要送文姨娘最後一程,並照看自己留下來的外甥女。不過守門之人見他衣著破舊,形容狼狽,不想與之交談,沒說幾句話就將人趕走了。隨後的幾次,也都被關在門外。
那時落魄,孤立無援,誰又能想到六年後還能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堂堂正正的現在葉府的正堂處。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其中艱辛,不能為外人道也。
文易的到來,讓錦繡第一次感覺到了溫暖,錦繡年歲尚小,不需避諱什麼,因而文易天就會過來一趟,同她說話聊天。一來二去,生疏了好些年的舅甥兩人立馬熟絡起來。
錦繡也看得出,文易對自己的好半天沒有摻假,甚至將對文姨娘的愧疚與眷戀全都轉移到她身上,心下感動不已。
文姨娘生平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弟弟,她既然做了文姨娘的女兒,自然要為她做些什麼。文家祖上也是耕讀世家,可惜家道中落,到文易這一輩家中只剩姐弟二人。文易常年生活困苦,身子也比別人瘦弱。錦繡雖不是大夫,可是她有靈泉,不動聲色地為文易調養,沒過多久文易便於常人無異。
文易既是皇上欽典的狀元,度過了半月有餘的閒暇期,就去了吏部任職。又因為處事沉穩,極得聖心,兩年後被調往江南揚州。
文易擔心錦繡,臨行前多有叮囑,又託付給友人幫忙照看。第二年,皇帝突然駕崩,新帝年十七而即位。朝堂上如何風雲變換錦繡不知,不過文易在地方功績甚佳,並沒有被波及。此後幾經升遷,官至正三品上州刺史。
文易每年都會給錦繡寄來許多東西,衣食銀兩,從來都不缺。上次,更是以遞消息為名送來兩個丫鬟至葉府,也就是錦繡身邊的知夏與知秋。
自從文易做了官,錦繡在府里的待遇有了質的飛躍。最明顯的,老夫人時不時地會送些東西過來,李氏天會讓她去請安,例行訓誡幾句。對李氏,錦繡的態度一直不變,既然扳不倒,那就敷衍一下,裝聾作啞就好了,況且李氏忙著準備葉錦華進宮一事,也沒多少時間折騰錦繡。
有個做了官的舅舅,連身價都不一樣了。所以送來文易藉機送來兩個丫鬟一事,府里並沒有多少人議論。
有了知夏和知秋,錦繡做事也方便許多。府里的三個巨頭,數老夫人最容易討好,錦繡其他不行,唯有廚藝稱得上非凡,在知夏兩人幫忙下,幾次下來就得了老夫人歡心,還討了允許,在自己院子裡開小廚房。
有吃有房,日子過得優哉游哉,老夫人看在文易的面子上也願意護著錦繡,要是不用時不時地面對李氏那張菩薩臉,就更好了。可惜啊,好日子也沒能持續多久,老夫人年紀大了,身體不怎麼好,三年前就去世了。
葉啟文請了丁憂的摺子,帶著子女四人去老家服喪。服喪期間,飲食清淡不說,行為舉止也有很多制約,這樣的日子過得無趣,可在錦繡看來最舒心不過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