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于是,齐桓公沐浴三日,祭祀三日,这是相当隆重的礼仪。他亲自去把管仲接到宫中,管仲这才肯和齐桓公共事。后来,诸葛孔明也是这样觉得,要让刘备隆重地请他,自比管仲,累得刘备兄弟三人三顾茅庐。
这是管仲平生第一次正式地和齐桓公姜小白见面,以前不管是听说的,观察的,都并不能算是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和思想。原本是仇人,此刻却隆重地把他请到宫中上座,管仲心里是没有底的,再三推辞,依然很谦卑地称自己是罪臣。
齐桓公心说你罪不罪的现在不要紧,等试探过你不是什么人才,再“罪”你个五马分尸也不迟。
经典“管桓对”(1)
君臣弄了半天才落座,管仲心说:面前这个年轻的国君还满有心计的,一直在谦让表示尊重,很会拉拢人心。
齐桓公咨询他:“寡人一直在担忧兄长齐襄公政令无常,遭遇叛变,寡人获主社稷,人心未定,国势不张。现在要修理国政,立纲陈纪,该从什么地方入手?”也就是说该怎么安定国家,用什么方法。
这一问,便有了有名的“管桓对”。诸葛孔明也在这个地方学了管仲,管仲觉得经过齐桓公这么隆重的接待,是时候把自己的大论拿出来谈,诸葛孔明也要刘备三顾茅庐这么隆重,才来个“隆中对”。
“管桓对”提出的治理国家相关的经济军事改革政策,远远比后世三国的隆中对广泛深刻得多,诸葛孔明的“隆中对”只不过使刘备三分了天下,管仲的“管桓对”却使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首霸,并且一直影响着整个春秋战国的政治,包括后来秦的商鞅变法以及秦始皇疯狂的军事政策。
管仲看着齐桓公认真聆听的眼神,命运告诉他,不能放弃这样一次难得的机遇,即使面前这个年轻国君的内心仍带着一点愚弄的试探。他顿顿声音回答道:“礼、义、廉、耻,是国家社稷的四根命脉,它们如果不能疏通,国家就会灭亡。现在主公要树立国家的纲纪,就必须疏通这四根命脉,用来教化驱使民众,这样一来,国家的纲纪就得以树立,国势也会振作起来。”(讲的是治国的思想路线)
齐桓公继续问:“那么,怎么驱使民众呢?”
管仲回答:“想要驱使民众,必须先爱护民众,还要安排好他们的生计。”(强调爱护人民的重要性)
齐桓公追问:“那么,怎么样才是爱护民众呢?”
管仲回答:“第一、公修公族,家修家族,相互帮助做一些事情,相互拥有一些共同的财产,那么,就可以增进民众相互之间的感情,相互友好。第二、赦免那些含冤的罪犯,修改那些不合理的宗法制度,鼓励生育,那么,民众就得到繁衍。第三、减轻对百姓的刑罚,少征收百姓的赋税,那么,民众就富裕起来。第四、礼贤下士,广招人才,教化百姓,那么,民众就懂得礼仪。第五、颁布法令要公正,执行要坚决,那么,民众才会正直。这就是爱护民众的方式。”(讲的是怎么样树立和谐的民风)
齐桓公又问:“民众得到爱护之后,该怎么安排他们的生计问题呢?”
管仲回答:“士、农、工、商,分别代表民众的四种类型。军人的儿子照常做军人,农民的儿子照常做农民,工人商人的儿子照常做工人商人,学习和工作都熟悉,不改变他们的家业,那么,人民自然就安定。”(讲的是怎么样安置百姓)
齐桓公问:“做到爱民,也使人民安定,但是武器不足,该怎么办呢?”
管仲回答:“要想武器充足,可以制定以兵器赎罪的制度,重刑犯以犀牛做的戟来赎,罪轻的可以用盾,一般的小罪,收些金属就可以了,有疑惑的案件就宽容嫌疑人。拿出证据差不多的,双方都收去一些弓箭,调解案件。这样的话,已成的武器可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