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这样,我的母亲不管她的儿子、她的亲人怎样千呼万唤,怎样舍不得,最终还是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临出殡前打开棺木,我看到母亲的面容和她活着的时候一样,还是那样的慈祥,还是那样安稳,可是我用手一摸,她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一丝温热。
可以说没有母亲就没有我的一切,没有美丽的童年和少年,没有激情澎湃的青年和中年。母亲不但为我缔造了生命,而且我还从她那里学会了仁爱,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怎样做人。没有母亲的日子算不得是一个温馨的日子,没有母亲的家算不得一个完整的家。所以我非常羡慕很大岁数还有老妈老爸的人。
在这之后我去平泉干了几天活,回来的时候坐在列车上,象以往一样,回家的心情特别急。我就闭上眼睛想,是什么东西象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尽快回归呢?噢――对!是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才有这样不可抗拒的魅力。可是再一想还不完全对,单凭一个家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我还没有找到问题的焦点。再仔细一想明白了,是母亲!是一个拥有母亲的家才使我魂牵梦绕,才让我归心似箭。我就这样陶醉在回家的感受之中。一会,我突然一惊,才想起来母亲不是早就过世了吗!不是再也回不来了吗!我原来是沉浸在惯性的意识里。这时才知道那样一个有老妈陪伴着的温馨的家,对我来说已经永远的不存在了,此时,我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纵观母亲的一生,实在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可是在这平凡中,母亲首先做到了是一个好孩子,也做到了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
二、姑姥
姑姥是母亲娘家的老姑。我原来对姑姥的认识多是敬畏,而且敬少于畏,后来才慢慢的由敬畏变成了敬佩。
我们的历史有许多值得继承弘扬的东西,同时也有许多腐朽的愚昧的习俗。比如过去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就是满令人心酸甚至发指的。
姑姥生于十九世纪初,成年后受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嫁到了临村一杜姓人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和姑老爷结婚月余,竟然不知道她的丈夫什么模样。这事现在说来人们肯定认为是天方夜潭,但这一不可思仪的事情却决非杜撰。因为姑老爷兄弟四个,白天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姑老爷和姑姥睡觉的时候,家长又不准点灯,那时农家多是如此,用以节省一点灯油。而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初来乍道的姑姥也不敢抬头。姑姥后来说:他们家一帮大老爷们,除了公公、爷爷公公就是大伯子,哪敢抬头去仔细看看。
是不是可以说过去的女人算不上是完全的人,她们有时象一种物品和一种工具,几乎完全没有自主的权力。在那个时代有多少天真烂漫的人性被*,有多少屈辱的冤魂被掩埋。现在妇女地位的改变正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姑姥就这样默默的听天由命,从一个乖乖女,成为了一个家庭主妇。每天下地干活洗衣做饭,并生有两男一女。在她怀上小儿子五个月的时候,一次姑老爷去四十里外的天义,为他大哥办理丧事。姑姥在家忧心如焚的等了一日又一日,直到半月仍不见丈夫音讯。无奈姑姥不顾自己身怀有孕,骑上毛驴一路找了下来。来到距天义几里之遥,就见各个道口都有人把守。姑姥上前一问,才知道突如其来的灾祸从天而降,一场瘟疫正在席卷整个天义城镇,姑姥的丈夫也受到感染,早就命丧黄泉了。
姑姥连看一眼自己死去丈夫的愿望都不能如愿,只得掉转身形,一路哭了回来。看着不诘人士的儿子女儿,想着肚子里未出生的孩子,姑姥学会了坚强。她擦干眼泪,发誓把几个孩子养育成人。从此,姑姥一个人辛辛苦苦,春种秋收勤俭持家。那时侯妇女都是缠足,可想而知她是多么艰辛。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姑姥把三个孩子都已拉扯成人。大儿子从医,后来在城里置楼并开了诊所,女儿上了大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