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往颐和园(第1/2 页)
哈哈哈,又一次没有早起,看升国旗简直已经成为了我们仨这次北京之游最大的梦想,而且眼瞅着恐怕是实现不了了。
我们还有两天的时间,然后就计划回家了。
讲真,还是在北京待了好多天的,只可惜这些天忙不迭的旅游,并没有让我有什么强烈的记忆,除了当时可能有所感想,之后就变得索然无味。
是我没有这方面的细胞吗?
我记得好多驴友们在旅游的时候,都能抒发对自然的喜爱、对人文的了解、对美食的畅谈、对文化的探索,甚至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能够得到很多信息的交互,实现认知的飞跃,然而我,我除了眼瞅着把评哥推荐的网络小说《神墓》快看完了,我再无任何收获和成就。
不过我看着包里的数码相机,或许多年之后我翻看一下自己曾经的照片,还有可能重新感受一下今日的快感吧。
算了,不感慨了,今天我们的行动计划是去颐和园。
在周建的耳濡目染下,我已经不再需要他的一些“介绍”,我自己查资料就已经可以搞定。
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颐和园建于公元18世纪,原是清朝皇家园林,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进入颐和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浩渺的昆明湖,这是颐和园的主要水源,占据了园内的大部分空间。湖水清澈,波光粼粼,映照着万寿山的倒影,美不胜收。湖边垂柳依依,绿草如茵,与碧波荡漾的湖水相映成趣。
万寿山是颐和园的标志性景点,它是园内最高点,海拔约60米。山上有多处古建筑群,如佛香阁、德和园等,这些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颐和园,视野极佳。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欣赏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
昆明湖上横卧着西堤和玉带桥。西堤是颐和园中最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建筑群体之一,它将湖水分成南北两部分,北面是开阔的湖面,南面是曲折的水道。玉带桥则是一座单拱石拱桥,造型独特,宛如玉带横跨湖面,是颐和园中极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
除了自然景观外,颐和园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园内有许多古迹和历史文物,如乾隆御笔的《昆明湖赋》、慈禧太后的“颐和园”三个大字等。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彰显了颐和园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颐和园还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诗词、绘画、雕塑等。园内的对联、匾额、石刻等都充满了文化底蕴,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颐和园是一座集自然美景、文化遗产、艺术瑰宝于一身的综合性园林。
我在网上查到了上述的一些资料,并将它们看了一遍,复制保存在QQ里面,准备到了地方一一对照着,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今天的旅游真正内化成自己内心的记忆。
可惜到了地方之后,我蒙圈了。
首先,在没有一张准确的地图的前提下,我并不知道我眼前这是什么地方,所以很明显的,我有些手足无措:我不知道是要先去游览,还是先查阅资料,我要怎么办?
好在我身边有周建,他可以讲给我和老大听——可是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啊!
我很烦躁,我虽然拍了几张照片,但是当我翻看相机里的照片的时候,我更苦闷。
我不知道我合照的地方是哪里,牌坊上面有“吉祥云”三个字,墙上有几十个小佛像,我没有仔细数个数,我想可能有一些寓意,但是我不知道,我知道即使我数明白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