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5 页)
分到的财产份额在越变越少,大家为了争夺利益尔虞我诈、言语不和是在所难免的。
2006年,在斯登金斯基代表默多克提出希望家族成员出让股份的建议后,由于一些家族成员尤其是年轻成员的鼓噪,班氏家族开始考虑如何让自己价值几十亿美元的股份变现,而当时的道琼斯股价还在不停地缩水。班氏家族每年能从道琼斯得到大约8 000万美元的分红,尽管这占了公司利润相当的大一部分,但却很难满足班氏家族成员的胃口。这一方面是因为家族成员人数众多,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大一部分红利给了班氏家族的第三代成员,这让第四代的年轻成员觉得银子不够花。海明威–巴尔斯公司不仅担任着班氏家族的律师和托管人,还担任着公司的理财经理,它也受到了家族各方尤其是考克斯–希尔这一支成员的压力,他们建议海明威–巴尔斯公司尽快找出对策。海明威–巴尔斯公司也请了几家投资银行来商量对策。
美林证券公司的建议是班氏家族应尽快出售现有股份。但是,班氏家族里没人想要出售大量股份,没人想要作出什么大的改变,他们想要的只是钱而已。海明威–巴尔斯公司其实也不希望有什么大的改变,公司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生意大多都是建立在班氏家族和道琼斯的股权基础之上的,海明威–巴尔斯公司处理和班氏家族的关系同康比德如出一辙,虽然它把班氏家族当做投资人,但是希望他们对投资的具体细节知道得越少越好。
从康比德当年应对莉兹·戈思和比利·考克斯三世以及埃莱凡特目前在海明威–巴尔斯公司的职责可以看出,他们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钳制班氏家族年青一代想要发挥更大影响力的倾向。
迈克尔·希尔曾经在哈佛大学上过一门课,专门讲述家族应该怎样打理自己的生意和财产。他觉得离他近在咫尺的地方有很好的机遇,而他要努力发现这个机遇。他也开始意识到将他同道琼斯以及巨额财富隔开的那道鸿沟就是海明威–巴尔斯公司。
斯登金斯基还了解到希尔这一支的班氏家族成员对于海明威–巴尔斯公司不仅不满意,而且还打算起诉该公司。对于默多克而言,这代表着他一直期望出现的家族内讧局面。而在另一方面,海明威–巴尔斯公司提出过一项建议(也算是他们平息事态的努力),就是要建立一种类似苏兹贝格在《纽约时报》的投票机制,实质上就是要让班氏家族成员将投票权集中起来,这样一来,他们既可以售出一些股份,又能继续保持对道琼斯的控制权。这项建议一旦得到采纳,对默多克将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班氏家族就像一盘散沙,事态既没有向着诉讼的方向发展,也没有向着新投票机制的方向发展,家族内部的不和与不协调似乎要一直延续下去了。
对峙的家族(6)
不快乐的报业家族
默多克特别喜欢听到关于班氏家族的各种小道消息。斯登金斯基会定期给他发邮件,邮件的主题往往是谈论班氏家族的一些疯狂做派,每当收到这些邮件时,默多克都会变得很亢奋。
默多克对媒体重要人物的了解可谓是如数家珍,这是他的专长领域,他对那些拥有报纸的报业家族特别感兴趣。默多克自从1973年来到美国圣安东尼奥收购报社开始,就经常在头脑中记一笔账,牢记美国媒体的各位重要人物。他还经常将自己了解到的最新情况进行更新,更新的速度之快可以达到每天一次。默多克非常欣赏苏兹贝格家族,因为他们能够团结一致保卫家族利益。但是,默多克觉得纽约时报公司现任董事长小阿瑟·苏兹贝格并非一个卓有成效的领导,也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商人。默多克还觉得小阿瑟·苏兹贝格的脸皮有些薄儿,小阿瑟·苏兹贝格曾经几次试图给默多克打电话抱怨《纽约邮报》上关于他的负面报道,但是这几次电话默多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