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5 页)
,但后来却变成了局外的独狼,因为人们不了解他是一个局中人。当他成为如此成功的一个局外人后,他自然而然地再一次成了局中人。
然而,默多克对局中人仍是不屑一顾,他必须要重新找到方法再次成为局外人。正因为如此,鄙视凡夫俗子都恪守的礼节就成了他的乐趣和招牌。
当英国成为默多克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之后,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对成功人士的评判标准,因此这种局外人和局中人的心态交替,这种背井离乡的心情纠葛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如果能够改写默多克的履历,让他在没有去英国之前就直接来美国发展,那将会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这样一来,默多克脑子里或许就不会有那么严重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哲学了,也许就不会那么崇尚破坏力了,也许就不会那么喜欢同旁人对抗了。
在英国,默多克需要一刻不停地同上流社会作斗争。像很多英国人一样,默多克用上流社会这个说法来形容名人、能上伊顿公学的名流和操贵族口音的人。但是,和一般英国人不同,默多克把这一概念的范围延伸了,他用它来泛指那些他所反对的权力中心,其中就包括BBC。因此在默多克眼里,有左翼的上流社会、新闻界的上流社会、银行界的上流社会、皇族的上流社会和工会的上流社会。他要取得胜利,就要战胜他们。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英国的上流社会很快就发现他们对默多克很是敬畏。默多克代表着一种新风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个喜剧角色。记者查普曼·平彻曾经描述了他和其他朋友见到默多克的一次趣事,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一个周末,默多克来到一个贵族的庄园打猎,“他穿着一件簇新的打猎服和灯笼裤,你可以看出来衣服一次都没有穿过。在我看来,他就像一个扛着能装12发子弹的崭新双管猎枪的打猎老手”。尽管默多克之前从来都没有打过一只野鸡,但那个周末却收获了一大堆猎物。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独狼(5)
他的收获既要归功于他把握住了时机,也要归功于他与生俱来的能力。
默多克在英国打拼事业的这些年里,整个英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默多克自己就身处这种变化的旋涡中心。或许他也是这种变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英国社会上层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他事业发展的掣肘因素也因此少了很多。英国的工党和社会党占据了社会上层主流地位这么多年,难免肌体僵化,很容易成为有管理和组织才能的企业家攻击的靶子。
在这次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中,一群精明的独狼成了大赢家。除了默多克以外,在媒体领域还涌现出了很多大亨级人物,他们也成了默多克的劲敌,其中就包括出生于捷克的罗伯特·马克斯韦尔(Robert Maxwell),出生于加拿大、影响力不亚于默多克的康拉德·布莱克(Conrad Black),以及出生于“二战”期间隔离营的德国裔蓝罗公司总裁泰尼·兰德(Tiny Rowland),还有埃穆罕默德·法耶德(Mohamed Al Fayed),一个埃及人。后来又出现了一批俄罗斯巨富。和这些人相比,你或许会得出结论,默多克相对而言还真算得上是一个正派的生意人了。这些人都是一些机会主义者,他们在英国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向民众提供(更准确地说是灌输)了很多新闻。英国很多人看待他们时依然带着轻蔑、嘲笑和揶揄的心态。当年,他们在英国很有钱,但是还没有足够高的社会地位,最后他们通过经营也算是获得了社会地位。
作为一个在伦敦发展的澳大利亚商人,默多克被贴上了傲慢、难以相处和不严肃的标签。默多克大肆向外界宣称要买下英国最负盛名的《镜报》,当他的提议被《镜报》的母公司英国IPC媒体公司驳回之后,他又转而开始购买I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