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5 页)
�
他一时间起了爱才之念。
所以,以他堂堂总兵之尊才特意着人叫了这伙民壮的主将来,有些话好叮嘱于他。虎大威拿马鞭柄磕了磕马靴道:“涿州落入贼手,卢部堂已经移师河间,保定府如今直面鞑子兵锋,高阳城恐怕旦夕不保,回去劝城里人转移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番话听的李信心惊肉跳,他万万没料到鞑子的攻势竟然如此猛烈,看来这批火枪和粮食必须马上运回城中才是。虎大威言尽于此,心里装着卢象升交给他的任务,马靴使劲磕了磕马腹,战马唏律律窜了出去,身边士卒也紧随其后,整支队伍如脱兔般又动了起来。
“小兄弟,回去禀告孙阁老,鞑子势大,当避实就虚才是!你保重了!”
直到虎大威带着人远远的消失在地平线处,李信才缓过来,此地不宜久留,必须马上离开!等他再寻那些运送货物的民夫时,才发现已经逃的一干二净,只有几十个护送的带甲军士哆哆嗦嗦的藏在林子里没跟着一并逃了。
这些人都是地方上的卫所兵,说是兵其实与农民无异,战斗力早就不是明朝初年时的模样,之所以没跟着一并逃了,还是出于对军法的畏惧,丢了军粮军械,就算回去自己获罪到没什么大不了,连累了家人才是他们最不愿看到的。
李信还以为这些人到底是朝廷的军士,多少有着对职责的忠诚。虎大威以及他手下骑兵的出现,大大提升了这个朝廷官军在他心中的印象,连带着这些烂透的卫所兵都跟着沾了光。
谁知这些家伙没等李信张嘴便齐刷刷在跪了一溜,求李信放过他们。费了一番口舌才算明白,原来这些人求李信给他们出一个文书,回去好有个交代,证明自己不是逃兵。
李信当即笑道:“荒郊野外哪里有纸笔,你们且回去,来日若需要证明,你们往高阳城寻我李信便可!”
几十个卫所兵千恩万谢踏上了回返的行程,这一路由山东到直隶,且不说遇到鞑子大军,便是土匪山贼也没少了,能坚持到此地都已经相当不容易,因此李信并不打算难为这些人。
接下来便是尽快将这些物资平安押送回高阳城,大家对此都疑虑重重,谁能保证鞑子不再半路再行偷袭?
第十八章 大敌将临
看着河谷里鞑子丢下的几具尸体,李信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何必一定要原路返回,不如沿着虎大威一路过来的路线北上,然后再渡河折返高阳,如此一来即便鞑子想在半路上再次埋伏自己,恐怕也难以料定押运队伍的准确行踪吧!
于是,李信一行人赶着驮马大车缓缓的沿着猪笼河东岸向北迤逦而去。一路上李信提心吊胆,因为他知道如此番情形,一旦遇上鞑子肯定凶多吉少。
原本计划着走上三十里便渡河返回高阳,谁知越往北去水位越深,李信数次着人去试探均深可及胸,这种深度人过去尚且困难,更别提驮马大车。李信只好沿着猪笼河继续向北去。就这样走走停停一直到天黑也没找到合适的河段渡河,600高阳军一天一夜没得着休息,此时已经累的精疲力竭,摆在李信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原地休息,待天明再继续赶路。二是一鼓作气找到合适的渡河点,连夜回高阳城。
李信选了第二条路,不但连夜行军,连火把都不敢打,因为茫茫黑夜中点着火把行军无疑是在告诉鞑子自己的行踪。驮马大车队伍在黑暗中磕磕绊绊,终于找到了一处深不及腰的河段,黑暗中队伍爆出一阵低低的欢呼声。与此同时,李信却紧张到了极点,这处河段虽然可以渡过,但水终究没过腰,人起其中行动极为不便,一旦有人趁势掩杀过来,恐怕……
好在今夜是个晴天,半个月亮悬挂在天边,虽然无精打采但微弱的光芒却足够高阳军众人过河之用。张石头带着几个人打